越來越低的氣溫

呼嘯的寒風

讓“冬”的味道越來越濃

你知道嗎?

11月22日

已經到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

小雪

小雪

俗話說“小雪地封嚴”,指的是小雪之後大小江河陸續封凍。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爲常客,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伴隨着天空中飄起的雪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節氣有什麼習俗吧~

小雪·習俗

醃製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節氣後,氣溫迅速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期。人們開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拿來享用。

食用臘肉等醃製食品時可適當配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這樣既降低了亞硝酸鹽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營養。

品嚐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喫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捲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

餈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打製而成,手工打餈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餈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

釀小雪酒

釀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後釀酒,都稱爲小雪酒,該酒儲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

小雪時節適合喫什麼?

冬季是一個進補的季節,適宜多喫一些溫補的食物。

羊肉:促進血液循環

小雪時節,喫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症狀。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脾胃消化。

牛肉:暖胃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爲寒冬補益佳品。

烏骨雞:補血養血

烏骨雞是強筋健骨、補血健體的上等佳品。烏雞黑色素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本草綱目》中說烏雞有大補的作用。可以補諸勞虛損,可以治療消渴。對防止老年人骨質疏鬆、防止小孩佝僂病、缺鐵性貧血等有重要作用。

大白菜: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有很大幫助,還具有消食、清肺止咳的作用。大白菜中鋅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補充大腦營養有重要作用。

紅薯:健脾胃

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暖胃、益肺等功效。小雪節氣常喫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山藥:護膚

山藥含有薯蕷皁,被稱爲是天然的DHEA(又名青春素),它能促進內分泌激素的合成作用,能促進皮膚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提升肌膚的保溼功能,並對改善體質也有一定的幫助。小雪時節飲食不節、偏食生冷等極易導致腸胃不適,喫些山藥也有幫助。

白蘿蔔:益氣補精

民間流傳“冬喫蘿蔔夏喫薑”的諺語。中醫認爲,冬季服食白蘿蔔,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白蘿蔔也有幫助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黑米:補腎

黑米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腎、益氣活血、暖肝明目的功效,是小雪節氣補腎的絕佳食材。黑米外部皮層中含有花青素、葉綠素和黃酮類的植物化學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延緩衰老。

隨着小雪節氣的到來,冷空氣將越來越厲害,大家趕緊穿上棉衣棉褲吧,注意防寒保暖。

小雪時節,要持之以恆進行自身鍛鍊,但要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鍊,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爲主。

同時,在這個節氣,天氣時常陰冷晦暗,人們容易抑鬱,要多曬太陽,及時調整心情,保持樂觀的心態。

願你能有一個明媚的冬天~

來源:華龍網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   韜   陳長青

監製:劉文婭   姜   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