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賦予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一項新職能。一年來,大渡口區檢察院在大渡口區委和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生活之城”的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公益”這個核心,堅持依法、積極、審慎、適當的工作原則,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積極作爲,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抓住重點  查生態環境治理問題

今年來,大渡口區檢察院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作爲公益訴訟的重中之重,所辦案件佔行政公益訴訟的66.7%。以全國、全市環保督查爲契機,緊緊圍繞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積極開展辦案工作。

日前,大渡口區檢察院接舉報,跳磴鎮山溪村、跳蹬村等渣場未依法辦理或完善用地手續,非法佔用農用地,長期大量受納建築垃圾,嚴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大渡口區檢察院調查發現,大渡口區城管局、執法局、跳磴鎮政府等機關不同程度存在違法履行職責或不完全履職等問題。

檢察院依法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2件,目前已向大渡口區執法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份,分別向城管局、跳蹬鎮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各2份。

履行職責 守護綠水青山

大渡口區檢察院通過走訪調查發現,跳磴鎮部分礦山關閉後礦坑一直未回填,山石長期裸露,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致使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受損。

對此,大渡口區檢察院依法向大渡口區國土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份,要求其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等相關要求,依法充分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管理責任,採取切實措施對相關礦山進行治理恢復。

目前,區國土分局不僅對檢察建議所涉4個礦坑進行復墾複綠工作,還舉一反三,對另外7個礦坑一併納入整治。

圍繞民生 護航食品安全

今年年初,一名羣衆向大渡口區檢察院反映,她在步行街某商家點的外賣食物有點變質。接到舉報後,大渡口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幹警,對轄區內網絡外賣平臺線上線下是否存在違法問題,迅速展開調查。

大渡口區檢察院深入人流密集的步行街,通過明察暗訪和摸排,發現部分網絡和實體餐飲服務提供者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工商執照等問題,給食品安全帶來較大隱患,屬於食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

大渡口區檢察院向大渡口區食藥監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份,向大渡口區工商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份。兩機關收到檢察建議後,積極進行整改,並與大渡口區檢察院討論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調查取證等協作機制。

維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保護國有財產不受侵犯……雖然全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實施才短短一年多,但“公益訴訟”已經成爲法治中國建設的高頻詞語,也成爲司法爲民的生動註腳詮釋。

2017年7月至今,大渡口區檢察院共獲取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0件,立案辦理26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4件,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16件,食品藥品安全7件,國有資產保護1件;辦理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審查終結後,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8件,已回覆整改10件;向大渡口區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件。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羣衆感受司法爲民的溫暖。

記者:王玲美

來源:大渡口發佈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   韜   陳長青

監製:劉文婭   姜   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