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隴南成縣旅遊

原標題:【成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動態】隴南市旅發委對成縣杜甫草堂景區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進行初評驗收

11月18日,隴南市旅發委副主任胡桂芸帶領市旅發委規劃科負責人一行 , 深入成縣杜甫草堂景區對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進行初評驗收。縣旅遊局 局長高峯 、 規劃股負責人和 杜甫草堂景區管理處負責人蔘加驗收。

驗收組一行根據國家旅遊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3)國家標準進行對照評定。通過實地查看,對景區近年來完善的旅遊基礎服務設施、文物保護、監控設施、導遊服務、內外交通、遊覽標識、旅遊廁所、環境衛生、安全預案、醫療救援、旅遊購物、門票管理、創建資料彙編等進行了詳細的瞭解。認真聽取了目前景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審查了評定報告書及相關資料。評定組對景區的文化資源價值及創建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景區服務功能完善、挖掘文化內涵、弘揚詩聖杜甫的愛國主義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去年以來 , 成縣以“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爲契機,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三化” 戰略,狠抓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旅遊服務功能,激活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旅遊。堅持以西狹頌、雞峯山、杜甫草堂、陳院生態園四個品牌景區爲依託,以縣城爲中心,集中打造南北兩條自駕遊環線,形成“一心兩線三片區”的全域旅遊大格局,通過以景區品牌創建和發展鄉村旅遊促進成縣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使農民增收,助推精準脫貧。

杜甫草堂,世稱杜公祠,坐落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縣城東南3.5公里處的飛龍峽口。是一組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築,也是國內現存三十七處“草堂”中歷史最久的一處。

躲避安史之亂定居於此

大詩人杜甫經秦隴流寓同谷避安史之亂,在此逗留月餘,創作了《鳳凰臺》、《同谷七歌》等詩篇,之後即取道嘉陵江入蜀。北宋時,當地秀才趙惟恭捐地,縣令郭慥主事創建祠堂。近年,成縣興建擴建,規模宏大,是人們懷念詩聖,飽覽自然風光的必遊之地。

杜甫在同谷居住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對同谷留下的影響卻很深遠。同谷秀才趙惟恭捐地5畝,縣令郭慥在其上建立了工部祠堂,詩人、成州知州晁說之爲之作記,晁說之說:“古人得廟祀,或因乘時奮厲,以治易亂;或因爲民父母官,有德於民;或因崇仁篤行,有功於風俗。”

數次修繕流芳千古

杜甫作古後,唐代詩壇上的樊晃、元稹、白居易、韓愈等着名詩人,曾對杜詩給予很高的評價。但真正普遍推崇杜甫則是到了北宋中葉和南宋中葉這兩個階段。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尊杜崇杜,大力蒐集、整理、刻印杜詩;第二,注家蜂起,形成了千家注杜之風;第三,修建祠堂,在杜甫遊歷棲遲之處建立工部祠,鐫刻詩碑、祠碑。

數百年來,草堂雖幾經摧殘,但同谷百姓卻一次又一次把它修復起來,使這一被譽爲我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成爲後人永遠瞻仰的地方。這裏的一磚一瓦,一碑一石,一溪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充滿詩情畫意。如果借杜甫的詩句,到草堂尋覓詩人的遺蹟,定會使人心情怡悅,雅興倍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