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很多俗語其實並沒有什麼道理,但是卻被人們賦予了自身的主觀感情,從而產生了一些觀點和情緒。雖然這些俗語並沒有什麼科學和現實的依據。

“一槽拴不住兩叫驢”

叫驢,說的就是公驢。在農村,但凡有點養殖經驗的人都不會把兩頭公驢放在一起養殖,而是分開來養。因爲公驢的好鬥性非常強,脾氣也比較暴躁,所以兩頭公驢放在一起的話,就會互相撕咬爭鬥,直到分出勝負。所以兩隻公驢不但無法一起正常養殖,還會造成損失!

就像咱們常說的“一山不容二虎”,公驢之間的戰鬥除了本身好鬥之外,還有一部分是爲了炫耀和守護自己的地盤。

“一槽拴不住兩叫驢”在咱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揭露了一種社會現象,那就是兩個有能力很大但卻相似的人無法完美的共同相處,二人之間都會因爲自己的能力而產生字符面對對方不信任或者看不起,這樣的兩個人放在一起不僅達不到1+1=2的效果,反而還不如一個人。

“養女像娘,苦斷肝腸”

很多人認爲如果女兒長的像母親的話,那這個女兒的生活就會過得比較艱苦,這個“像”有兩方面,一是長相,二是性格。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毫無依據的,因爲子女的性格和長相大多都是和父母非常相似的。

首先來說人的長相是靠着父母的基因遺傳所致,長的像父母之一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並非能靠着人的意願決定,除了在容貌上有美醜之外,對人的生活前途和所謂的“福運”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至於性格方面,一個人的性格和後天的培養有着非常大的關係,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行爲舉止的影響,自然是比較相似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