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魚爲一年生小型經濟魚類,一般個體重100克至150克,最大達300克以上。成體香魚呈紡錘形,背部灰黑色,體側銀白色,鰭末端淡黃色,胸鰭上方有一個黃色斑塊。香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其背脊上有一條充滿香脂的腔道,具有濃厚的誘人香味,深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養殖珍稀品種。

    一、池塘養殖

    1.場地選擇。香魚喜清新水質,適宜其生長的水溫爲16℃~26℃,當水溫超過28℃時,可能會發生大量死亡。因此,有必要選擇山泉溪流附近的場地建池,也可在水庫附近建池。當夏季高溫時,抽取水庫底層水經增氧後注入養殖池。

    2.池塘建造。香魚養殖池最好爲圓形或橢圓形水泥池,面積爲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每隻池塘的進排水系統應儘量獨立,進水口開在池塘上方,方向與圓形池壁的切線成5度角。排水口開在池底的中央,並由池底埋管排出。排水口應設置攔魚網,池底的四周略高,向中央傾斜。這樣建造的養殖池有利於整池水流動,不會造成死角,有利於殘留餌料及魚糞便的排出,並保持池水清新。池塘中的水位爲1到1.2米之間。

    3.魚苗放養。一般以放養體長4釐米~5釐米的魚苗爲宜,放養密度爲每平方米8至10尾。

    4.餌料投餵。目前尚無香魚專用配合餌料,可以搭配20%~30%的青飼料。日投餌量爲池魚總重量的4%左右。分兩次投餵,時間爲上午8時~9時和下午4時~5時。因爲香魚具有爭食的習慣,投餌時要注意投勻,以確保香魚的個體生長規格整齊。

    5.日常管理。經常巡池,在高溫季節,注意觀測池塘水溫是否過高,如果水溫接近或達到26℃,應及時採取降溫措施。9月中旬以後,日照時間漸短,短日照會促進香魚性成熟,尤其雄魚會變黑變瘦,從而降低了香魚的商品價值。此時,應採取延長日照時間的方法,即在日落時用日光燈延長日照4小時左右,以延緩香魚性成熟,不易變黑變瘦,並繼續生長。當個體達到100克以上時,即可上市。

     二、網箱養殖

     1.水域選擇。選擇水庫中、下游的向陽背風深水庫灣安置網箱,既可以避免枯水期網箱搭底,背風區風浪小也可減少魚羣應激反應。

     2.網箱規格。採用3×2聚乙烯結節網,網箱長、寬、高都爲5米。養殖前期使用的網目爲1.2釐米,後期使用的網目爲2釐米。由泡沫大浮球和松木板構建成浮橋式漁排。

     3.苗種放養。網箱養殖提倡放養大規格魚種。一般放養體長5釐米至6釐米的苗種,放養密度爲每平方米100至150尾。

     4.餌料投餵。當魚體尾重在50克以下時,日投餌率爲6%至8%;當魚尾重量超過50克時,日投餌率爲5%。日投餌次數爲3次。具體時間爲早上5點至下午6點,中午11時~12時,傍晚5點至6點。

     5.日常管理。高溫季節除做好網箱遮陽外,還應配備潛水泵,以抽取水庫深層低溫水,進行衝混降溫。每天的抽水時間可安排在11:00至14:00之間。其他管理同池塘日常管理。

    三、魚病防治

     1.水黴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水溫15℃~20℃時發生。預防方法是在搬運操作中儘量避免魚體受傷,治療時可用“水黴淨”全池潑灑。

     2.腸炎病。當雨天水溫下降時,減少投餌量。病情不嚴重時,停止進食1天至2天,就是自然恢復;當病情嚴重時,在每千克餌料中添加氟哌酸0.5克、食母生5克,拌勻投餵,每天3次,連續2天~3天。

     3.肝腎出血病。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的高溫季節。病魚頭,腹部充血,肛門紅腫,肝腎出血,大量死亡。預防方法是及時降溫、減餌、減餐。治療時,在養殖水體中外掛含氟消毒劑,內服“安定寶”,“魚肝寧”和多種維生素等,效果良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