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廣袤的土地上,總有一種力量在湧動,它時而沉雄博大、時而粗獷豪放、時而鋒不可當。勤儉質樸、積極向上的龍江人藉助這種力量,在黑龍江書寫出一篇又一篇頑強拼搏、艱苦創業、保家衛國的歷史。這種力量來自於抗擊日本侵略血與火的戰爭中生成的抗聯精神,來自於新中國建設時期激情燃燒歲月中鑄就的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四種精神”凝聚成龍江優秀精神資源,成爲龍江發展中無價的精神財富。

今年初,中國關工委部署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結合省情,推進落實,積極開展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四種精神”的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從龍江優秀精神資源中汲取精神滋養,染紅生命底色,定位人生座標。

從紅色基因中尋根

黑龍江是東北抗聯的主戰場、主要根據地,留下了衆多的遺蹟、遺址、重大事件和英雄事蹟,全省各級關工組織充分利用當地獨有的抗聯資源,教育引領青少年傳承抗聯精神。佳木斯市關工委組織“五老”編寫當地抗戰故事及紀念文章上百篇。雞西市“五老”韓照源撰寫的《雞西七條紅色交通線》《紅燈記原創在雞西》《劉亞樓將軍在雞西》,王效明撰寫的《雞東抗日烽火》等專著,作爲中小學生課外必讀書目。大慶市各級關工委組建“五老”宣講小分隊、報告團,先後有962名“五老”深入社區、校園、家庭,宣講大慶創業的歷史和鐵人事蹟,講述創業英雄故事,宣傳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北大荒精神與紅色基因內涵同根同源,在紅色基因中尋北大荒精神的根、北大荒精神的魂,是對北大荒精神深刻的理解和傳承。農墾北安局紅星農場“五老”先後舉辦7場報告會,向中小學生宣講北大荒精神,講述殘廢軍人老八路郝光濃創辦榮軍農場和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第一個女收穫機手劉瑛的故事,讓北大荒精神成爲青少年奮進的不竭動力。

全省各地還充分深入挖掘蘊含豐富內涵的節慶日、紀念日和重大活動日等教育資源,在各中小學校採取組織報告、開展演講、知識競演、參觀博覽、社會體驗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對青少年進行“四種精神”教育,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實踐教育中提升綜合能力

實踐是孩子最好的課堂。年初以來,全省各級關工組織與各級教育部門聯手,以紅色基因教育爲契機,採取一系列措施,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了各類社會實踐體驗活動。七臺河市勃利縣關工委根據農業縣的特點制定了活動方案,重點突出了愛勞動內容,鼓勵中小學生在春耕、夏鋤、秋收三大農忙季節,到農田和蔬菜大棚等地幹農活。大興安嶺地區圖強林業局第一小學組織學生帶照相機、攝像機走上街頭,拍攝了大量環衛工人在初春冰雪的道路上勞動的圖片和視頻,在學校進行展出和播放,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勞動者的辛苦與光榮。截至目前,全省各地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各類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等場所5802個,參觀人數達359500人次,其中參與勞動實踐人數達274369人次。與此同時,哈爾濱市還在全市大力推廣道里區開展爭做“十小明星”(守法小公民、尊老小孝星、助人小雷鋒、聰明小智童、綠色小園丁、科技小能人、家務小能人、脫貧小幫手、節儉小模範、文體小天使)活動的經驗,活動在學生中產生了強烈的榜樣感染力,促進素養教育向更深層次開展。

讓好家風滋養青少年成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全省各級關工組織堅持從家庭教育抓起,深化紅色基因教育。

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座談會、社區、村屯輔導站、道德講堂,讓家庭教育活動與“三愛”教育、“兩史”教育、“輝煌與夢想”主題讀書教育等活動結合起來,雙鴨山市各級關工組織重點推進的工作受到當地羣衆的廣泛好評。鶴崗有90%以上的“五老”踊躍參加家規家訓徵集活動,根據自己家庭實際情況,從不同方面,制定自己家庭的家規家訓。一些基層關工組織還動員“五老”走村串戶傳播紅色家風。

伊春市的一位“五老”高興地告訴記者,“通過開展家庭教育等活動,出現了主動按家規約束自己的學生多了,不遵守紀律的少了;文明禮貌講禮儀的多了,打打鬧鬧說髒話的少了;在家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多了,以我爲主的少了;懂得勤儉節約的多了,隨意亂花錢的少了,‘五老’同志的辛苦沒有白費,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最欣慰的事。”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現在是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明日將會成爲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在各級關工組織和“五老”護佑下,紅色火種將播撒進一代代青少年的心中,新時代的接班人將不斷傳承龍江的紅色基因,爲了理想,堅定前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