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2日,中共洛川會議召開的當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佈紅軍主力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正副總指揮,下轄3個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爲15000人。

國民黨軍隊自1928年"軍事編遣會議"後,陸軍師有大中小三種編制,即甲種師、乙種師和丙種師。甲種師轄3旅9團,乙種師轄3旅6團,丙種師轄2旅4團。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一般都是甲種師,而其他派系的部隊則都是乙種師或丙種師。國民黨只給紅軍三個師的編制,而且是最小的丙種師,千方百計地限制紅軍數量,可謂煞費苦心。「轉載」抗戰史上真實的八路軍影像

這3個師的番號爲一一五師、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原來都是東北軍的。一一五師屬六十七軍,一二〇師屬五十七軍,一二九師屬五十三軍。1937年春蔣介石爲削弱東北軍,對東北軍進行"整理",將17個步兵師整編爲10個,這3個師都被找藉口裁掉,番號撤銷。這也是老蔣對付異己的一貫做法。這次紅軍改編八路軍,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別有用心地提出,就把這3個"倒黴"的番號給了八路軍。沒想到,這3個師在八路軍中成了不斷壯大的勝利之師,這是後話。

8月25日,洛川會議的最後一天,中共中央軍委發佈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將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爲八路軍總指揮部,任命朱德爲總指揮、彭德懷爲副總指揮,葉劍英爲參謀長、左權爲副參謀長。中革軍委總政治部改爲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爲主任、鄧小平爲副主任。同時任命了各師的領導幹部。(旅、團領導幹部也很快任命,並於9月16日正式公佈)。當日,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發表通電,宣佈就職,宣告部隊已改編完畢,即將東進殺敵。

八路軍三個師番號的由來,從此可見蔣介石的心機

中央軍委發佈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

八路軍三個師番號的由來,從此可見蔣介石的心機

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新的戰鬥序列,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簡稱"集總"),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佈八路軍改爲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後仍習慣稱爲"八路軍"。

「轉載」抗戰史上真實的八路軍影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