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欣沐陽溫泉

諮詢電話:0913-5233198

在歷史上,大臣入朝面聖時都會戰戰兢兢,需謹言慎行,生怕出一點紕漏,但也會遇到龍顏大悅,被賞賜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韓城“解狀盛區”“士風醇茂”牌匾題詞與朝堂議事的故事。

在韓城南橋,原有三組牌坊,其中兩組牌坊分別題有“解狀盛區”和“士風醇茂”幾個大字。其實大部分韓城人只知道這八個字的意思,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來歷。

在明朝天啓年間,萬曆皇帝和泰昌皇帝接連駕崩,明熹宗朱由校繼位。熹宗日理萬機,百廢待興。當時朝廷急需有志人士加入,又剛好遇外省的官員前來奔喪,於是明熹宗就讓內閣首輔方從哲擬定了一份“廷推”名單,供皇帝篩選。名單上就有陝西左布政使王之寀(cǎi)和山西右布政使解經邦。熹宗聽說這兩人都是陝西人,便想起了陝西的旱情和民亂,覺得這兩個人都是當地人,日後也方便賑災,於是召見二人進殿。

大殿之上,皇帝面前,王之寀和解經邦卻因爲官職大小互相謙讓起來,兩個人遲遲不能自我介紹。熹宗便問是什麼原因。王之寀回答:“啓奏陛下,臣在和解大人排位次呢。”話音剛落,他就感覺自己說錯了話,在皇帝面前爭論位次,簡直就是膽大包天。一旁的解經邦連忙解圍說到:“王大人官爵在臣之上,自當先臣作自我介紹。可王大人謙虛,要臣先自我介紹,便因此爭執起來。御前失儀,還請陛下治罪。”說罷,二人跪倒在地,等待皇帝懲罰。而熹宗聽了二人的話,卻只覺好笑。這時,方從哲向熹宗說到:“解大人不僅是進士,其兄解經雅、解經傳當年同榜中進士,其弟解經達、解經鉉又中舉和選爲貢生,時稱‘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

熹宗聽完有些驚奇,說到:“陝西韓城辦學之風興盛,民重耕讀,因而人才輩出。可謂‘解狀盛區’、‘士風醇茂’”。

這便是“解狀盛區”、“士風醇茂”的由來。解經邦朝堂之上心驚膽戰的經歷,卻換來明熹宗對韓城的連連誇讚,一個家族的榮譽帶來整個縣城的榮譽,韓城從古至今,都令人讚歎不已!

史記韓城 · 黃河特區

心往韓城,長樂未央。這座城市對於“詩與遠方”的踐行,是司馬遷的縱情山水,是網羅天下舊聞的騁懷遊目,也是“盡天下大觀以助吾氣,然後吐而爲書”的凌雲壯志。

古城如斯,叩問韓城裏。這座城市的格局視野,上爲壯美黃河的包容胸襟,下爲對古建築的匠心守候。歷史之所以眷顧這片土地,不是因爲這裏有着一羣勤勞質樸的勞動者,而是因爲這裏的勞動者創造着本不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❶  什麼是韓城?

❷  古城、古村、古寨、古塔、古橋...以“古”聞名,韓城絕非虛談!

❸   走心 | 心的韓城,心的古城,來過,便不再離開!

❹  歲月鉛華,韓城一直都在 . . .

覺得不錯,趕快 dian 贊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