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一直關注預付式消費問題,將預付式消費領域“跑路”、未按約定退還消費者預付款項的經營者,及其主要負責人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過深圳信用網公開披露。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我們通常認爲所有的預付費卡,預付費消費都是受這個管理辦法來規制的。

原標題:預付費辦5年卡 健身房卻跑路?監管部門出手了!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裏可能會有好幾張卡,比如說健身卡、公交卡等等。預付卡,就是先爲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幾年前有關部門批准這種消費形式的本意一是爲刺激消費,二是在一些小額消費場景下可以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前不久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的一次監督調查卻表明,實際上不少消費者在使用預付卡時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

  深圳市消委會展開預付卡消費監督調查

深圳市消委會對預付費投訴問題比較突出的健身、家政兩個行業展開了消費監督調查。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5日,深圳市、區消委會共收到家政服務類投訴413宗,其中2018年245宗,2019年截至7月15日共170宗,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了45.30%。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有關家政行業的消費內容主要有僱傭家庭保姆、保潔;月嫂、育兒嫂看護;傢俱、家電維修及清洗等。家政服務消費形式主要是按次消費或者年付工資及中介費等預付式消費爲主。在家政行業中,預付式消費模式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家政服務行業退費難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消費投訴的熱點。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市場監督部監督員 梁雯舒:在這一共413宗投訴裏面,有307宗是涉及到退費難的問題,佔比是75.33%,爲什麼會產生退費難這個問題就是說,首先消費者他在跟商家合作的時候,可能會一次性的付一年,或者一段時期的中介費,或者是服務費。但是在家政服務人員對他們進行服務的當中,他們可能覺得這個服務質量不達標,或者是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不過關,想要,消費者可能就想要終止合同,這個時候商家就會找出種種理由,來拒絕消費者的這個合理訴求。

  深圳市消委會嘗試引入信用手段監督預付卡

近年來,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一直關注預付式消費問題,將預付式消費領域“跑路”、未按約定退還消費者預付款項的經營者,及其主要負責人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過深圳信用網公開披露。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祕書長 馮念文:那麼我們深圳消委會在這兩年開始摸索,通過信用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多的用社會自治,用信用,用市場機制和規則去解決,讓守信的人能夠被更當的消費者認可選擇,讓失信的人寸步難行,我想這個纔是一個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的解決之道。

預付式消費在全國一直是投訴熱點

自2014年以來,預付式消費一直是全國消費者組織受理投訴的熱點問題。根據從中國消費者協會近年來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消費者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娛樂健身、美容美髮、共享單車、網約車、裝飾裝修等方面。主要問題有:降低服務質量,使用的產品以次充好,以劣充優;單方改變服務內容,降低服務標準;辦卡後隨意漲價,變相減少提供商品數量或服務頻次;髮卡後藉故暫停使用或暫不開業,拖延時間,使消費卡超過服務期限而失去價值;突然關門停業或跑路,消費者無法繼續享受服務,也無法退回剩餘款項。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一部分是說有的商家他可能確實因爲經營不善,可能他自身這種後來很難維持,所以他就導致這種關門的。還有的一些商家他從最開始就是打着這一種預付款的這一種旗號,他來收取大量的資金,明顯的轉移到其他的賬號,用於其他的用途,這是一種。還有的就是收了錢以後捲款跑路。

專家介紹,商務部2012年9月21日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規定,企業發行預付卡需在發行後30日內到商務部門備案,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可現實中,企業有沒有備案、是否存入存管資金,基本都靠髮卡企業自願自律,資金使用情況更是無法跟蹤監管。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我們通常認爲所有的預付費卡,預付費消費都是受這個管理辦法來規制的。但是我們的商務部門實際上它的監管職責上它有很多,比如說我們涉及到教育的,涉及到一些體育的,甚至我們現在的這種互聯網交通的。那實際上這種行業的監管呢,它又不屬於我們(商務)部門,那麼在實踐當中,可能這一些就完全的就裸露在這一種社會當中,實際上就處於一個沒有監管的狀態。

預付卡消費監管需從源頭入手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沒有結合預付式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對髮卡主體和髮卡行爲進行規範,從而導致在規範預付卡的過程中缺乏可行性與時效性。預付卡髮卡企業衆多,涉及多個監管部門,監管職責不明確,使一些不清楚是否具有髮卡資格或明知沒有髮卡資格的經營者,隨意發售預付卡,造成了現在市場上預付卡氾濫的局面。

專家表示,事後維權是被動之舉,杜絕預付卡消費問題氾濫的現象,關鍵要從源頭上監管。

據瞭解,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相應的管理辦法。

近期,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單位,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7份文件,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他這個徵求意見稿裏,比如說你髮卡之前,你必須要到這一種有關部門去備案。而且它明確的對這個資金,明確到了比如說你這個品牌企業髮卡,那麼你應該有40%的存款金是要存到銀行去的。而且要求你每個季度去上報你上個季度髮卡的數量,髮卡的金額,以及你經營的情況,那麼也就說監管部門對你整個運營的這個資金它是完全瞭如指掌的。那如果你出現了明顯的問題,那它可以是對採取一些及時的措施。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中規定,“經營者自營業執照覈准登記之日起六個月後,方可發放單用途商業預付憑證”。“企業法人提供的單張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單張不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一千元。”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規定,經營者以發行單用途預付卡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消費者有權自付款之日起十五日內無理由要求退款。單張記名卡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不得超過1000元。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我們應該的從國家的層面立法,這樣你就對全國各地,或者各部門,它都可以在監管的時候它都有依據。然後你對經營者來說,他也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甚至你也可以對他形成一種震懾。(央視記者 王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