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江發展

  要加強傳承利用

  打造特色彰顯的魅力文化帶

  推進錢塘江詩詞之路文化帶建設

  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昨天上午

  浙江省詩聯學會三十週年紀念

  暨浙江詩詞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和“浙江省詩詞之鄉”授牌儀式

  在淳安縣正式舉行

  現場

  杭州市擁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和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

  爲7家單位

  授予“浙江省詩詞之鄉”的稱號!

  具體如下↓

  一撥現場照來襲

  

  詩詞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古往今來

  無數的詩人、詞人都爲錢塘江

  留下過膾炙人口的詩篇

  爲了更加深入地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

  錢塘江詩詞文化瑰寶

  加快建設錢塘江詩詞之路文化帶

  “浙江省詩詞之鄉”創建工作應運而生

  入圍首批“浙江省詩詞之鄉”七家單位

  各有各的底蘊

  跟着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桐廬縣

  《瀟灑桐廬郡十絕》

  北宋 范仲淹

  (一)

  瀟灑桐廬郡, 烏龍山靄中。

  使君無一事, 心共白雲空。

  自南北朝到清代,曾有千餘位詩人到過桐廬,留下3000餘首吟詠桐廬山水、人文古蹟的詩詞,堪稱“中國古詩詞,縣級之翹楚”。北宋名臣范仲淹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瀟灑桐廬郡十絕》,爲桐廬立下千年的城市品牌。

  淳安縣

  《遊千島湖》

  郭沫若

  西子三千個,羣山已失高。

  峯戀成島嶼,平地卷波濤。

  淳安自東漢建縣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宋代著名文學家和詩人何夢桂,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皇甫湜、皇甫松父子和晚唐著名詩人方幹,近代史上著名詞學家邵瑞彭,都是淳安人。

  九十年代,淳安縣文聯及有關同志歷時十餘年多方採擷,精心排選和註釋,編成《淳安古詩詞選》一書,選錄了從南北朝至清初1400餘年間的328位詩人的詩詞作品777首,其中淳安籍作者188人、作品552首。

  淳安史上文人名士詩詞佳作甚多,後人常引以爲豪。吟唱書寫先賢秀逸詩篇,亦是淳安人的雅興。青少年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康美淳安朗誦會、用朗讀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全民閱讀啓動儀式...這些活動無一不體現淳安人對於詩詞經典的重視與熱愛。

  蕭山區義橋鎮

  《漁浦》

  南宋 陸游

  桐廬處處是新詩,漁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隨潮入縣伴潮歸。

  義橋鎮是漁浦文化的發源地、浙東唐詩之路的源頭、浙西唐詩之路的節點、錢塘江詩詞之路的交匯口是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古鎮。

  近年來,義橋鎮黨委政府努力挖掘打造屬於義橋的特色文化——漁浦文化,做好漁浦文化的挖掘和利用,通過像“重走浙東唐詩之路”義橋漁浦採風行動,譜寫漁浦新詩等活動,以進一步弘揚漁浦文化。

  富陽區新登鎮

  《自遣》

  晚唐 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這首詩可謂是膾炙人口,尤其是後兩句,作者就是來自富陽新登的唐代詩人羅隱。

  新登鎮雙江村是富陽唯一的少數民族村,也是晚唐詩人羅隱故里。松溪、葛溪在此匯聚,所以“東安(新登別稱)八景”中有“松葛雙清”,雙江村也因此得名。三月三是新登鎮雙江村的節日,而今年的三月三,這裏舉辦了“羅隱故里,生如唐詩”——富陽春誦詩會。

  春誦詩會在松溪、葛溪匯合的雙江口岸邊搭好了露天劇場,以自然山水作爲最好的春誦舞臺,各界朗讀者和音樂人,用詩加歌的形式,傳唱唐詩經典。實在愜意,不負羅隱故里、詩詞之鄉之名!

  桐廬縣分水鎮

  《觀浙江濤》

  唐 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

  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分水鎮原爲分水縣治所在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桐廬縣西北7鄉置分水縣,與桐廬、建德同屬嚴州,有1300多年的建制史。曾是施肩吾讀書處,被譽爲“狀元故里,進士之鄉”。

  分水鎮人民愛詩、有才、還出才子,柏山村就是分水鎮詩詞之風濃郁的典型,唐代詩人徐凝就出生於此。

  柏山村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爲了傳承老祖先留下來的尚文之風,村裏修建起了集休閒、教育爲一體的徐凝文化公園;文化禮堂閱覽室陳列着數百種書刊雜誌;逢年過節,孩子們還有祭拜先賢的傳統。這種全民讀詩的良好氛圍,浸潤着這個古韻的村莊。

  淳安縣姜家鎮

  《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宋代理學家朱熹雲遊講學到灜山書院時,曾經在姜家的半畝方塘生活過一段時間,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讓姜家這座小鎮與詩詞結下深厚的緣分。

  瀛山書院遺址現存得源亭、大觀亭等古建築,其中得源亭在馬凹裏,亭內鑲嵌8塊詩詞、瀛山志等石碑,皆屬清末、民國期間的文物。雖然這些古代的詩碑不可再得,但其中的詩詞卻是可以複製的,姜家鎮重視詩化景觀建設,將詩詞“搬”上牆,以詩入景,營造出獨特的詩牆,與詩碑相映成趣。

   ■ ■ ■ ■ ■

  除了景觀裝飾,姜家鎮還以詩入教,在姜家鎮中心小學創建“詩教基地”,讓孩子們在唐風宋雨的滋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從小建立起對國家文化的認同感,爲姜家鎮“詩詞之鄉”創建活動打下更好的羣衆基礎和氛圍。

  

  建德市梅城鎮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睦洲詩派”是唐代唯一的地方詩派,嚴州古城(梅城)是名副其實的“詩詞之鄉”,是“錢塘江唐詩之路”文化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李忠 攝

  而在今年9月建德梅城舉辦了一場嚴州古城·梅城詩詞大會,在現場,各路名人大咖匯聚梅城,歌詠言、詩詠志,彷彿讓人來到了唐宋時間,重現了詩詞之鄉梅城的千年古韻。

  梅城全力打造錢塘江唐詩之路文化旅遊品牌,可以與現在杭州紮實推進的擁江發展戰略古鎮保護、之江文化帶建設、綠道建設等工作進行有效結合,甚至可以說是,提供深層次的文化支撐,意義重大。

  看了這些詩情畫意的地方

  你最中意哪一個?

  來源:杭州擁江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