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唐代: 丁仙芝《渡扬子江》

人立于舟中,舟行于江上,凭舟而望,望而生思,无端百感滋生。这种感觉与平时行走于路上的感觉很不相同,仿佛人立于世外,观察着眼前的一切。各种事物,有序地运行,而不与人相关。人只是望着它们,看着它们由远到近走来,擦肩而过,再慢慢渐行渐远。没有交集,触碰不到。如同不处在同一个空间里,各自循着自己的运行轨迹行进。看着不同的事物接连显现,人的思绪也不断变换,心中的感情也随之变换着。飘忽多变的感情,终究不能依附在任何一个事物上。使人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因之生出的感情也都是虚妄的。茫茫然,失落于空旷的世宇,无法处其厚,无法处其实。

茫茫江水、两岸的景色、扬子驿、润州城,这些眼睛可见的有形事物,如过眼云烟,过去的,又有新的事物替换,永远没有断绝之时。永恒的则只有人和船,不断行进,如在穿梭时空。还有一种眼睛看不到的无形事物,只能凭人感知,是寒,是秋。它们填塞整个世宇,静止不动。人在其中而感动寒冷,物触之而发声。人被包裹在其中,感知而生感思,因为其不变换,人因之生出的感思也是固定不变的。驻在心里,细品其中滋味,惹出愁绪,生出感慨,无法消解。

江入于海,海望不到尽头。舟行于江,只是渡江而已,并不驶入海中。舟行于江上之时,人已知道舟将停靠的港口。水无尽头,舟有尽头。行舟中的感想,也只限于舟中。下了舟,那些感想将倏然消散。舟行于江,则只成了一段记忆。记得人立于舟,舟行大江,还有那些过眼的景物。那些无端的感思,则不再跳出。还能知秋,寒冷则不能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