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代: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逢重阳节在战乱时,思故园,却已陷入贼手。遭遇如此,佳节也只增悲,故园非昔,也不能断却思念。对国家充满忧虑,然而作为一个军士,却无力攘除奸凶,且没有了雄心。只在这乱流之中,到处漂转。然而毕竟是重阳节,虽然没有心思过节,但是还想着去登高,虽不能如昔日那样欢度,勉强登高,亦可聊复尔尔,或可追念昔日太平时。有心登高时,却又愁于没有酒,没有酒,登高还有什么趣味,姑且作罢。

重阳节,除了登高,还可赏菊。有山的地方,皆可登高,只是菊花并非到处能见。况且是在行军之中,又哪里能得闲情去寻找菊花?长安故园的菊花应该还在,如今应已开放,只是那里成了战场,不知道还有人观赏否?今年是错过了,明年当如何呢?也不知道战争何时能结束,什么时候能够重返长安故园?菊花应该等待故人回去,而孰不知人归心则更殷切。

遭安史之乱,兵戈四起。同作乱离人,逢佳节不当佳节,谁不思归,谁不怀忧?诗人在诗中道出自己一人的愁苦,也是无数正遭战乱的人民的愁苦。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这首诗,正是那时无数人的心声。也正是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诗歌,悲同黍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