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点不听话时,妈妈经常对女儿施行“棍棒教育”,为此点点还离家出走过,当点点与他人有矛盾时,也模仿妈妈的举动,对同学动手,点点的爸爸只负责家里的经济,经常不在家,对孩子的事也不闻不问。我是小雪妈妈,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儿师,孩子的成长是一堂必修课,关注孩子心理最深处的问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妈妈,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的人。

文 /关注小雪育儿,帮您轻松育儿

大家都是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世上没有完全听话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也没有合格的父母,父母和孩子是一起进步,互相学习的过程,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父母自我审视的过程。

其实,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在还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只会模仿,而最佳的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当孩子做出令父母不满的举动时,父母要先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不是同样做过,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父母要想孩子变得听话,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7岁女童在学校有暴力倾向,爱打人还不合群

点点是个7岁的女孩,刚上小学二年级,上学时妈妈经常会给女儿扎着两个长长的辫子,很可爱,但妈妈却十分担心女儿在学校的状态,经常被老师和家长点名批评,因为女儿点点在学校有暴力倾向,爱打人,有一次,女儿用自己的拳头把同班的一个男孩脸给打肿了,胳膊也被打得青紫了。

点点在学校除了跟小朋友起冲突时,爱动手,还不合群没有朋友,点点也从不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点点这两件事一直很困扰妈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为此妈妈还和有育儿经验的老师聊过,育儿老师通过和母女的聊天发现,造成点点交不到朋友,存在暴力倾向问题的真正原因是来自于父母,问题的症结在父母身上,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点点不听话时,妈妈经常对女儿施行“棍棒教育”,为此点点还离家出走过,当点点与他人有矛盾时,也模仿妈妈的举动,对同学动手,点点的爸爸只负责家里的经济,经常不在家,对孩子的事也不闻不问。

从点点的经历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父母不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就会把孩子惯坏,会让孩子变得蛮横和任性,当孩子不听话犯错时,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免下次再犯,父母以孩子还太小,就包庇,一旦对“保护”过了头,也会纵容。

2. 不要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

当孩子犯错,或不听话时,父母不要情绪一上来,就对孩子动手,父母的“棍棒教育”,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双重伤害,长期生活在父母“棍棒教育”下的孩子,不仅会激起孩子的叛反心理,让孩子产生想逃离家的冲动,当孩子与同学发出冲突时,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举动,对同学做出动手的行为。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有父亲缺位的家庭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1. 增加爸爸与孩子互动

当爸爸育儿以及不强时,妈妈可以让爸爸积极参与到育儿中来,让爸爸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多跟孩子交流,可以先从简单的小事开始,比如喂孩子吃饭,辅导孩子做作业,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接孩子上下学等。

2.让爸爸对孩子的事上心

妈妈要告诉爸爸,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很重要,即使有些爸爸工作忙,经常不在家,但爸爸也要经常跟孩子打电话,让孩子体会到爸爸的关心,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问。

育儿寄语:

爸爸不要在当甩手掌柜了,要积极参与到育儿中来,可以先从比较容易上手的小事开始,孩子对父亲有一种先天性的内在感知和需要,有研究表明,父亲陪伴和关心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的智力可能发展得越快越好。

大家对于父亲育儿意识不强一事有什么看法?

欢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小雪妈妈,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儿师,孩子的成长是一堂必修课,关注孩子心理最深处的问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妈妈,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的人。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