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城市發展理念的不斷變化和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地下物流作爲推動城市空間立體開發,實現城市智能、綠色發展的新探索,正越來越受到關注。

11月21日,第八屆中國國際地下物流學術論壇(ISUFT2018)暨第二屆中國國際地下物流學術論壇在北京開幕,“發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成爲本次會議主要議題。論壇上,由京東物流提出的“未來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統構想”成爲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京東物流城市規劃業務部總監李建峯受邀參會並發表演講。

(圖:參會者正在瞭解京東物流未來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統模型)

探索落地空間物流,爲智能城市建設提供示範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着物流行業向智能化邁進,各地政府尤其是各新區對於未來城市深層地下空間的逐步開發利用則爲地下物流的實施推進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爲集成地下工程、載運裝備、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控制的複雜性綜合系統,本次論壇目的就是推動地下物流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促進相關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質,創造宜人的城市居住環境。

基於對地下物流的成熟研究和將其落地的實際推動,京東物流受邀參加此次論壇並提出“未來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統構想”,成爲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據悉,在今年10月召開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峯會上,京東物流聯合八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將包含地下物流的空間物流探索作爲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推動實現城市空間的合理利用、民生物流的品質提升和智能物流的立體覆蓋,爲全球城市智能物流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提供示範。

目前京東物流正深入推進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後續研究工作,研究院將基於智慧城市、立體城市、城市物流規劃、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爲城市物流建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打通地下物流中心、地下廊道輸送、智能末端站點、智能社區配送及終端消費者,形成城市級地下物流網絡,把貨物從地下物流中心輸送至各個商戶和終端消費者,將地下物流從構想變爲現實,推動城市物流的跨越式發展。

最大程度減少物流對城市影響,充分利用城市空間

會上,基於長期以來在城市物流配送上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在城市物流規劃方面的深入研究,在“發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主題研討環節,京東物流城市規劃業務部總監李建峯分享了《地下物流在城配領域的應用分析》。

他表示,隨着電商行業對城市物流發展的爆發式帶動,城市物流發展水平已不僅是衡量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也是城市居民生活內涵的具體表現,居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高品質民生物流的支撐。但同時,城市物流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包括物流用地、交通問題、安全隱患、環境問題等。

(圖:京東物流城市規劃業務部總監李建峯分享《地下物流在城配領域的應用分析》)

在城市與物流發展相互影響的背景下,各地政府越來越追求資源的協同、共享、綠色和集約利用,發展空間物流、智能物流、綠色物流成爲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手段。其中,空間物流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取代城市車輛配送、減少物流終端對城市的影響、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比如在地下空間利用上,通過地下隧道、綜合管廊等將地下貨物轉運站連接到貨物終端場所,採用自動化控制方式,實現全天候、大運量、穩定、高效、節能、環保的貨物運輸。而通過單位土地面積的最大物流產出,可以將終端空間讓渡給居民及社區商業,最大程度減輕物流對於城市空間利用的影響。

李建峯舉例,可以通過“管廊+共構”進行地下物流設計,比如利用部分道路提前預留的地下二層空間規劃物流通道,在滿足部分市政管線通過需要的同時,與地塊內末端站點橫向連通,形成地下物流網絡。“當然,地下物流從設想變爲現實還需要解決技術、產權、政策等一系列問題,尤其在城配領域,地下物流基礎設施的市政化和區域配送權的共享,是實現地下物流配送的前提,這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