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很多國際友人前去助美國一臂之力。其中也有一些人是爲了撈取好處,比如法國軍官托馬斯·康韋。康韋到達美國後,自恃是美國大陸軍中最有經驗的外國軍官,要求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封他爲少將。華盛頓看不慣康韋傲慢自負的態度,拒絕了。這惹惱了康韋,康韋決定伺機報復,把華盛頓搞下去。

  經過觀察,康韋發現大陸軍軍需長米福林是個可以利用的對象:此時的米福林正在和華盛頓鬧矛盾,對華盛頓一肚子意見。康韋決定趁此機會挑撥離間。

  機會很快來了。1777年,英軍重兵進攻美國的政治中心費城。華盛頓雖帶兵進行了艱苦反擊,但費城最終陷落,華盛頓因此受到多方抨擊。更不巧的是,緊接着,美軍取得了薩拉託加大捷,但直接指揮者不是總司令華盛頓,而是將軍蓋茨。一時間,蓋茨的威望超過了華盛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揚言要讓蓋茨代替華盛頓當總司令。

  康韋一看,機不可失!他先利用米福林對華盛頓的不滿,把米福林拉了過來,又利用蓋茨想超過華盛頓的心思把蓋茨拉了過來。三人故意製造輿論貶低華盛頓的聲望,人們因此對華盛頓褒貶不一。更讓人氣憤的是,蓋茨得意之餘,居然越過華盛頓,直接向大陸會議遞交薩拉託加大捷的戰爭報告,而華盛頓後來纔得到一份報告副本。

  華盛頓自然不滿,他給蓋茨送去一封信,指出其做法欠妥。此刻的華盛頓還不知道蓋茨等三人已經結成了小團伙,正在搞陰謀詭計。不過,這一詭計很快被蓋茨的一個副官說漏了嘴。華盛頓大怒,爲了顧全大局,他在公開場合仍保持沉默,只是私下給康韋寫了一封信,奉勸康韋懸崖勒馬。不料,康韋錯誤地認爲這是華盛頓軟弱的表現,決定抓緊時間打擊華盛頓。

  之前,華盛頓曾向大陸會議建議設立一個專門的軍事委員會來處理和軍隊有關的各種問題,以提高效率,另外聘請一名經驗豐富的外國軍官做監察長,以進一步嚴肅軍紀。康韋感到這是一個機會,便和蓋茨、米福林上下活動。不久,大陸會議真的設立了一個軍事委員會,蓋茨爲軍事委員會主席,康韋爲軍事委員會的總監察長。

  不久,康韋竟前往華盛頓部隊的駐地去“視察”—明顯是找茬兼顯擺。這徹底激怒了華盛頓。他決定進行回擊,但是回擊不能硬碰硬,而要智取:從蓋茨和米福林入手。

  華盛頓給蓋茨寫了一封信,信中先是回顧了將士們一起浴血疆場的往事,又故意說:“我從來不知道你和康韋還有這麼多聯繫,更沒有想到我竟然成爲你們之間的祕密話題。”蓋茨見陰謀已經敗露,心虛地立馬態度大變,表示堅決脫離康韋。對於米福林,華盛頓也採取了同樣的辦法。

  最後就剩下康韋了。當康韋來華盛頓駐地視察時,華盛頓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故意讓手下怒目而視,營造出一種只要自己一聲令下,手下就會立刻將康韋拿下的氣氛。看到這個陣勢,康韋不敢造次,灰溜溜地回去了。最終,華盛頓兵不血刃地解散了這個小團伙,保住了自己大陸軍總司令的位置。

  如果華盛頓得知自己被算計後直接和康韋等人針鋒相對,顯然會激化矛盾,從而使自己陷於不利地位。而華盛頓這樣從大局出發、最終用一一擊破的方法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贏得了尊重。

  

有趣,有料,有深度關注公衆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作者|李方恩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