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有很多,不僅僅是平時的生活中有,其實歷史上的冷知識其實更多。冷知識的意思其實更多不是說冷,而是他很少人會想去探索,但是又確實很有趣的小知識,他能更多的去糾正大家對於歷史上一些己見的偏見,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吧。

打仗我們都覺得是一件十分殘忍的事情,又是偷襲,又是突襲,以出其不意爲主,更有甚者全然沒有一點風度,但是隻要贏了就是成功的,就成了功成名就,就會被洗白,但是在春秋早期,打仗講究風度,也就是所謂的窮寇莫追,以及發揮極度的助人爲樂,輸就是輸,贏就是贏,其實也是很有大智慧的。

當初楚晉之戰,就在晉國慘敗之後,逃跑的時候,沒跑幾步,戰車就陷在泥裏出不來了,楚國人這個時候可沒有所謂的乘勝追擊,笑着幫晉國戰士把車拉出來,結果又跑了沒兩步,馬又在那兒轉圈圈就是不往前,楚國人又幫着把大旗給取下來,扔掉不用的東西,這樣晉國人才順利回家,而且邊往回跑,邊扭頭想要挽回面子地說,“我們沒有經驗,所以纔會這樣不順利。”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創建的朕這個皇帝的自稱,而且看電視劇我們都知道很多帝王后面也是自稱孤,寡人,但是,秦始皇之前的天子都是自稱餘一人,意思也就是除去天下地上,就我一人掌管,而孤和寡人,更多的是諸侯王爺的自稱。而之後的帝王自稱孤,寡人也不是說就剩我一人的意思,而是暗示自己要謙虛,其實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要多學習。

要說當年秦始皇的征戰六國的故事,六國之中誰堅持的時間最長,還是當屬衛國吧。其實當年所謂的滅六國,衛國並沒有滅,只是合併,但是當時的衛國也是除了一座小城一無所有,而且小城很早以前就已經歸附於秦,而且他們的諸侯王一直到秦二世才被貶爲普通老百姓,就是這樣,衛國存活了九百年,成了六國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國。

西漢最鼎盛的時期,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文景之治要不就是武帝時期,其實都不是,反而是漢宣帝時期,其實我們一直都知道漢宣帝幹了很多的實事,致使綜合國力,經濟,疆土區域,就連國際影響力都達到了西漢歷史的高潮,但是卻一直被提的是文帝景帝的政治策略以及武帝的個人特色,其實漢宣帝纔是設立西域都護府,將新疆地區納入中國版圖。

武則天這個第一女帝,其實總的來說還是跟普通的女官人不一樣,她想要的不僅僅是權力,還有“帝”這個位置。其實他如果簡單的想發號施令,方法太多了,什麼垂簾聽政啊,吹枕邊風啊什麼的,其實就是差個名份,而且這樣的女官人一打都是少了說,最有名的就是慈禧老太后吧,但是偏偏只有武則天成女帝,直接說明,她想光明正大的發號施令,結果就是隻能成爲帝王纔有這個能力,於是她就排除萬難,上升成帝王。

唐朝的時候,很多稱呼其實不是我們電視劇裏看到的那樣,比如爸爸的稱呼有爺爺、阿爺、哥哥,正兒八經的哥哥是阿兄,爺爺是阿翁,最重要的一點,官員不能稱大人,大人也是叫爹的一個稱呼,所以每次知道這個狗血的事情,每次看電視劇裏講關於唐朝歷史的故事的時候,看到一個個老百姓激動的叫某個官員打人的時候,總會忍俊不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