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大臣入朝面聖時都會戰戰兢兢,需謹言慎行,生怕出一點紕漏,但也會遇到龍顏大悅,被賞賜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韓城“解狀盛區”“士風醇茂”牌匾題詞與朝堂議事的故事。

在韓城南橋,原有三組牌坊,其中兩組牌坊分別題有“解狀盛區”和“士風醇茂”幾個大字。其實大部分韓城人只知道這八個字的意思,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來歷。

在明朝天啓年間,萬曆皇帝和泰昌皇帝接連駕崩,明熹宗朱由校繼位。熹宗日理萬機,百廢待興。當時朝廷急需有志人士加入,又剛好遇外省的官員前來奔喪,於是明熹宗就讓內閣首輔方從哲擬定了一份“廷推”名單,供皇帝篩選。名單上就有陝西左布政使王之寀(cǎi)和山西右布政使解經邦。熹宗聽說這兩人都是陝西人,便想起了陝西的旱情和民亂,覺得這兩個人都是當地人,日後也方便賑災,於是召見二人進殿。

大殿之上,皇帝面前,王之寀和解經邦卻因爲官職大小互相謙讓起來,兩個人遲遲不能自我介紹。熹宗便問是什麼原因。王之寀回答:“啓奏陛下,臣在和解大人排位次呢。”話音剛落,他就感覺自己說錯了話,在皇帝面前爭論位次,簡直就是膽大包天。一旁的解經邦連忙解圍說到:“王大人官爵在臣之上,自當先臣作自我介紹。可王大人謙虛,要臣先自我介紹,便因此爭執起來。御前失儀,還請陛下治罪。”說罷,二人跪倒在地,等待皇帝懲罰。而熹宗聽了二人的話,卻只覺好笑。這時,方從哲向熹宗說到:“解大人不僅是進士,其兄解經雅、解經傳當年同榜中進士,其弟解經達、解經鉉又中舉和選爲貢生,時稱‘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

熹宗聽完有些驚奇,說到:“陝西韓城辦學之風興盛,民重耕讀,因而人才輩出。可謂‘解狀盛區’、‘士風醇茂’”。

這便是“解狀盛區”、“士風醇茂”的由來。解經邦朝堂之上心驚膽戰的經歷,卻換來明熹宗對韓城的連連誇讚,一個家族的榮譽帶來整個縣城的榮譽,韓城從古至今,都令人讚歎不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