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草書雪賦冊》,橫3.5cm,縱20.5cm,計11頁,文不全,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文彭的藝術修養全面,他擅長篆、隸、真、行、草各種字體。從傳世的早、中期作品中,特別是行書作品中可看出,他受其父親書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人行筆與結體十分相似。

史載傳世的文徵明行書,尤其是仿黃庭堅體的大字行書據說許多是文彭的代筆之作,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父子之間的書法淵源關係。應該說,文彭是在其父文徵明書風的薰陶下步入書壇的,在此基礎上取法魏晉的鐘繇、王羲之,並逐漸以晉參唐宋,從孫過庭、懷素乃至米芾的書法中吸取養分,最後達到體體有法、自成一家。

其行草書,中年以後的作品,與其弟文嘉相比個人風格突出,在繼承其父翻折運轉的基礎上,筆勢多變,恣態橫生,多以孫過庭、懷素爲宗,其蕭散之氣與揮麗的魄力可與其父抗衡甚至過之。誠如清王文治所評:“精熟不如父,而蕭散之氣過之。”項穆也認爲:“壽承休承,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紹箕裘,要而論之,得處不逮豐祝之能,邪氣不染二公之陋。”可見文彭書中透露出的才情風韻在某種程度上勝於文徵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