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汇总了王羲之字法精髓

王羲之不但精笔法,且于结字处理也是鲜人能及。后来也不少有用笔一流的大家,但细品其单字,尤其是在纵横取势、对比变化、奇肆古风等方面比起王羲之来,水平总归有限。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全称《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一、字法无常,尽得其势

在《圣教序》中,王羲之结字表现淋漓尽致。

二、外定内变,大开大合

外形既定,内部的点画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寻求分割变化,以增大同类外形字的细部区别,使通篇变化更加丰富。

三、经心无意,自然意外

三角形的字形不论欹侧,外形特征鲜明,犹如天然几何。

四、收放自如,无有雷同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变化,无有雷同。正如王澍所论:“魏晋人书,一正一偏,纵横变化,了乏蹊径。”

五、楷正之法,端庄古雅

如下图中的一些字所示:“寺”“神”“东”“白”“皇”“部”等字,方正剀切,如垒墙之砖,使结字有着端正结实的内质,细节的变化,使之熠熠生势。这些楷法功夫在圣教序得到了精湛体现。

六、形质高古,意趣难求

我们看看今人笔下的字形,同样以此方式来检验,则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

七、集字高峰,后世典范

怀仁集《圣教序》高就高在理解到此规律后,依此规律来安排收集到的每一个字。

比起同时人所集的《金刚经》(下图)来看,《圣教序》要高明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