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2019年12月22日12时19分,农历己亥年冬月廿七,当太阳到达黄经270°时,我们将在午间时分迎来2019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记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因此又叫“日短至”。而冬至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一天,也是阳气始生的一天。冬至之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俗语“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冬至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最低的“数九”寒天已经来临。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地区也已入冬,气候寒凉,昼夜温差大。

自冬至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最常见的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到来,广东地区最低温度低至7℃,大家一定要记得防寒保暖。

韶关、清远、肇庆、粤西和珠三角南部部分市县阴天间多云有分散性零星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零星小雨,全省大部早晚有轻雾或雾。最低气温:粤北偏北市县7~10℃,南部沿海市县15~18℃,其余市县11~14℃。

今早出门,你有没有感受到冬至的气氛呢?

12月22日8时全省气温分布图

广仔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颈部、腰背部、腹部、四肢的保暖指南,可以试一试哦!

◎颈部保暖

颈部是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之一,一旦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颈部肌肉血液循环变差,甚至引起僵硬、酸痛,肌肉容易痉挛疼痛,甚至还会牵扯到背部。所以冬至节气后,可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衣服以防颈部受寒,寒冷风大外出时可戴上帽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头颈部的保暖以颈部为主,头部则不宜过度保暖。因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六条阳经全都上升至头部,所以,人体头部的阳气最为充足,也较为耐寒,若头部过度保暖,反而影响人体上下气机的运行。

◎腰背保暖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背部还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

腰为肾之府,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腰背部受到寒冷刺激,容易感冒,也易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引起腰背部疼痛。女性腰部受寒还直接关系到生殖系统。

而腰背保暖的最好措施是常晒太阳。《老老恒言》云:“背日光而坐,列子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状人阳气。” 意思是说常晒太阳,尤其是背对太阳而晒,可状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腹部保暖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阴则阳气少,更易受寒邪侵袭,故最怕受凉。

腹部受凉后除了会出现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外,还会影响生殖系统疾病。所以要注意腹部保暖,可通过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必要时可用热水袋或中药热敷包外敷腹部以固气、通阳、驱寒。

◎手足保暖

民谣言“一九二九不出手”,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常搓手,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穴位,可达到疏通经络、预防感冒的功效。

俗语还说“寒从脚下生”,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从中医角度看,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分布有众多重要穴位。故脚部一旦受寒,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

冬至节气后,寒气愈甚,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除了穿好保暖鞋袜外,还要多活动双脚,必要时应戴上护膝以保护膝关节。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或中药沐足方泡泡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是脚部保暖的好方法。

全国各地,迎接冬至的民俗各不相同,但是心中对于来年的美好愿景是一样的。

◎吃饺子

在北方,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这样的说法:“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一晚热腾腾的饺子在冬日带给家人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暖心的祝福与寄托。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不忘“祛寒娇耳汤”之恩。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

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赠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

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形。

◎酿造娘酒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所以一到冬至,各家都在忙着酿造客家娘酒。

你那里有没有专属冬至的

特色习俗和美食呢?

下面这张图里有你的家乡味吗?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