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20年的討論,2019年4月1日,柏林文物保護局正式公佈,由gmp設計的柏林泰格爾機場已被列入文物保護建築清單。泰格的機場的傳奇性還在於,這是gmp創始合夥人曼哈德·馮·格康、福爾克溫·瑪格以及當時合夥人克勞斯·尼克爾斯贏得的第一個設計競賽,三個毫無經驗的建築師纔剛剛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甚至還沒有經歷過“適當”的建築實踐。

柏林泰格爾機場

經過20年的討論,2019年4月1日,柏林文物保護局正式公佈,由gmp設計的柏林泰格爾機場已被列入文物保護建築清單。

1975年的柏林泰格爾機場

2005年的柏林泰格爾機場

1965年,泰格爾機場首創的“駛入式短距離機場”在50多年前是一個面向未來超前概念。六邊形的航站樓形成一個閉合的環線,內環接駁城市交通,外環提供了充足停機位,同時縮短了登機距離,從停車場到登機口只有30米。

馮格康手繪草圖

泰格的機場的傳奇性還在於,這是gmp創始合夥人曼哈德·馮·格康、福爾克溫·瑪格以及當時合夥人克勞斯·尼克爾斯贏得的第一個設計競賽,三個毫無經驗的建築師纔剛剛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甚至還沒有經歷過“適當”的建築實踐。然而,正是這樣的情況,令這些年輕建築師可以毫無束縛的構想出一個綜合性概念,從整體到局部創造範式的建築作品。

馮格康,瑪格與尼克斯帶着“泰格爾”眼鏡

模型-原競賽方案中的雙六邊形規劃

總平面圖-原競賽方案中的雙六邊形規劃

交通流線,藍色爲人行,紅色爲車行

他們不僅設想了一個機場的概念,還爲室內空間、導向系統、標識系統、傢俱、樓層提出構想。在這個綜合性的設計中,即使最微小的細節都與整體概念保持着清晰的關係,整座機場所有結構,大到路網、連橋、跑道分佈,小到天花板、地板、樓梯與傢俱的設置安排,正六邊形幾何模數貫徹始終,“整體性設計”理念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三個年輕建築師也因此遠遠地走在了時代之前。泰格爾機場設計之初年客流量280萬,至今負擔着年一千九百萬客流量的任務。

航站樓傾斜的外立面

連接伸縮式接駁橋的紅色部分與灰色混凝土對比鮮明

兩層通高的大廳上方爲玻璃屋頂

兩層通高的大廳上方爲玻璃屋頂

暖色調的內飾柔化了外露混凝土的室內效果

遵循幾何模數的傢俱及鋪地設計

停車庫及標識設計

泰格爾機場並不是gmp首座列入文物保護建築。在gmp總部所在地漢堡,有多座於80年代前建成的辦公和住宅建築被列入文物保護清單。70年代末建成的漢堡漢薩購物商廊位於城市中心地帶,是一座磚石建築的傑作,深最受市民喜愛。

漢堡漢莎購物商廊© Marcus Bredt

漢堡漢莎購物商廊室內 © gmp Archiv

漢堡漢莎購物商廊室內 © Jürgen Schmidt

商廊承載着建築師對古典歐洲城市沿街零售店鋪形式的認同。其在現有街區肌理之上改造擴建而成,內部商鋪和餐飲設施均爲單層沿走廊兩側分佈。立面爲北德表現主義磚石結構,與市中心街區風格一致,走廊上部覆蓋現代主義的鋼結構玻璃拱頂,創造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通廊”,從幾個方向連接了市中心幾條主要街道,它一條城市的捷徑,是充滿吸引力、優雅精緻的休閒走廊,沒有惱人的噪音和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它的建成被德國媒體譽爲“內城空間的文藝復興”。2018年1月,城市正式將其列入文物保護建築清單,商廊將和其他歷史建築一起成爲城市歷史身份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