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紙上作畫已經很常見

  但是用咖啡在衛生紙上作畫你見過嗎?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腦洞???

  

  這是一個關於“咖啡的故事”

  

  通常早晨我都會喝咖啡,

  因爲我對咖啡的愛是如此深沉。

  

  我第一次嚐到咖啡滋味的時候,

  應該是五歲,

  當時碰巧從大人得到一勺咖啡冰激凌,

  那味道簡直令我悲痛欲絕:

  成年人是怎麼想到用咖啡這麼噁心的東西

  將冰激凌這麼美妙的食物毀掉的?

  

  十歲的我依舊痛恨咖啡,

  但卻愛上了製作咖啡的過程。

  父母對我每日清晨爲他們提供咖啡這件事,

  對我表現出高度的讚賞與感激之情,

  以至於他們就這麼忽略了

  我第一次接觸咖啡沖泡技藝時的慘烈情景。

  

  17歲時候的我,依然飽受“咖啡分裂症”的折磨:我對咖啡這一概念毫不拒絕,卻十分憎惡咖啡的味道。所以我決定通過自我麻痹的方法來實現自我治癒。當時正值父母帶我第一次去巴黎,下車後就徑直去了一個小咖啡館。我點了一大杯的歐蕾咖啡,然後強迫自己將一整杯喝下去。這一招很管用,自那之後我基本每天都需要享用咖啡了。

  

  我21歲那年在一家雜誌社當實習生。爲了能熬過一整夜,每天早晨九點左右,藝術總監會和我一起煮上一大壺咖啡,讓咖啡壺在咖啡機裏保溫着。然後等到午餐時間,因爲持續的蒸發,咖啡味便會明顯地變得更加濃厚。到了晚上的時候,壺裏剩下的咖啡就會變成一種黝黑的,帶有刺鼻氣味,類似瀝青味道的混合物。我們會捏着鼻子眼睛不眨地喝下去。

  

  1995年我初來到紐約的時候,

  曾一度熱衷於尋找咖啡店。

  那段時間,我對品質和價格的關注

  遠遠超過了口感。

  通過堅持不懈地尋找,終於,

  我找到了一個由咖啡因造就的天堂。

  

  我內心的小會計勸說我趕緊去買一臺小型的意式濃縮咖啡機(因爲價格也只相當於十份大杯拿鐵而已)。然而,用過幾次後,噴嘴四周就形成了一個讓人十分倒胃口的、深棕色的有機物腫塊兒。過了幾天後,這個腫塊兒變得愈發頑固而無法去除,我便又開始轉而去外面買咖啡來喝。

  

  熱牛奶的確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提升咖啡的口感,但我發現奶泡實在是一種無用又惹人煩的東西。

  

  在你無比渴望喝上一杯啤酒的時刻,

  咖啡就成了整個宇宙中最令人討厭的飲料。

  

  當我徑直走進位於第八大道上的那家咖啡店裏,找到我的位置時,無須言語,至多一個點頭示意,我的老夥計就會開始準備我的獨家菜單:滴漏咖啡加熱牛奶。

  

  像這樣讓人彷彿置身於天堂的幾周過後,事情開始變得不那麼美好了。由於某種原因,他開始搞錯我的咖啡(原本我是要的咖啡牛奶各一半,加兩份糖)。我知道,一旦我開始糾正他,那麼我們之間那條神祕的紐帶便會就此烙上永無可能消除的瑕疵。所以,比起尊嚴,我選擇一語不發地吞下他遞過來的咖啡。

  圖文皆選自《抽象城市》

  抽象城市

  作者:克里斯托夫·尼曼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定 價:128.00元

  1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此書

  一本超乎想象的腦洞書,

  17個治癒現代社會病的幽默故事、

  305幅酷到讓人顱內出血的插圖,

  輕鬆解壓,激活創意。

  圖書界的“愛馬仕”,

  被藝術、時尚界譽爲潮流實用的生活聖經

  內容簡介

  國際尖峯設計師克里斯托夫·尼曼的瘋狂創意圖集。

  他將簡單的生活日常用衝破腦際的創意和靈感絕妙碰撞,變成了一個個富有魔性的“小劇場”。做家務,變成了與可愛狡猾“小妖精”的鬥爭;對紐約生活的解讀,可以用簡單而極具趣味性的樂高創意體現;一塊糖針餅乾,可以撩撥起對大自然的無限遐思;連乘坐地鐵這樣平凡的經歷,也可以變成令人愉快的視覺幻想飛行。

  

  Memories

  

  

  一本引發都市人對生活藝術共鳴的書,305幅燃爆大腦的趣味插圖,一段段新奇、開腦洞的生活意趣。打開它,你可以在忍俊不禁中,激活創意細胞,解壓生活,治癒心靈。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夫·尼曼,1970年出生於德國,抽象藝術家、著名設計師、作家。畢業於國立斯圖加特藝術學院,師從德國創意大師海因茨·艾德曼。

  曾獲得由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意大利工業設計學院(SPD)、紐約藝術指導協會(ADC)、美國插畫及攝影協會(AIAP)頒出的多項榮譽;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會員;2010年,入駐“紐約藝術指導協會榮譽殿堂”。

  

  抽象城市

  尼曼自1997年,開始爲《時代》週刊、《紐約時報雜誌》、《紐約客》、《滾石》等知名刊物創作封面及內頁插畫。除此之外,還是愛馬仕、谷歌、耐克、花旗銀行、凌美等知名品牌簽約設計師。

  我們在招人哦~

  務必點開大圖,投遞簡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