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野拓實轉會利物浦的消息再次刺激了我們的神經,我們暫且不提有着“亞洲一哥”之稱的孫興慜,我們看看23歲的南野拓實轉會利物浦,24歲的黃喜燦即將轉會狼隊,18歲的韓國小將李剛仁在巴倫西亞取得了進球,18歲的日本小將久保健英在馬洛卡取得進球……

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不僅我們現在的足球水平落後日韓,而且我們的青訓也落後日韓,意味着我們的足球水平與日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發展中國足球的根本在青訓”是一句已經用爛了的話語,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中國球迷都知道這句話。但如何去搞青訓,如何將這句話落到實處卻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發展中國足球的根本在青訓無非有兩層含義:

一是盡最大可能去普及足球,增加我們的足球人口。

二是提高我們現有足球人口的成才率。

考慮到我們的具體國情,普及足球、擴大我們的足球人口確實有難度,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提高現有足球人口的成才率上下功夫,以提高我們現有足球人口的成才比例和成才質量。

遺憾的是,在這一方面我們做的非常不夠,不然也不會出現國足成績每況愈下的局面。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現有足球人口的成才率?當前我們的球員培養模式最大的弊端到底在哪兒?我們的球員培養模式和青訓發達國家最大的不同到底在哪兒?答案是:我們和青訓發達國家培養年輕球員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沒有讓俱樂部組織自己的青訓球員踢低級別的職業聯賽。

像世界上在足球青訓方面做的最好的荷蘭,他們保障青訓球員與職業聯賽能夠有效銜接的手段就是允許職業俱樂部組織自己的青訓球員踢次級別的職業聯賽。

像本賽季的荷蘭乙級聯賽,就有阿賈克斯青年隊、埃因霍溫青年隊,阿爾克馬爾青年隊、烏德勒之青年隊參加。這些球隊集合了自己各職業梯隊的精英球員,讓他們能夠在同年齡段的青超聯賽已經起不到鍛鍊意義的時候,來到青年隊提前適應職業聯賽,爲順利登陸荷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荷蘭多年的實踐表明:青超聯賽只能培養普通的職業球員,卻培養不出超級巨星!

像世界上足球青訓同樣出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他們也是允許自己的職業俱樂部組織青訓球員踢職業聯賽,這裏面道理都是一樣的!

反觀我們自己,儘管我們的足球已經退無可退,可我們卻不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去提高我們現有青訓球員的成才率,不允許我們的俱樂部組織自己的青訓球員踢低級別的職業聯賽,以至於讓我們一些青訓搞得好的俱樂部,反而要求爺爺告奶奶的送自己的年輕球員到別的球隊去練級,這是何其可笑的一件事!試問?有什麼能比爲國家培養優秀的年輕球員更重要?

爲了中國足球的發展,在中國足球已經退無可退的今天,足協到了考慮讓中國的職業俱樂部組織自己的青訓球員踢次級別職業聯賽的時候了!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