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烧烤蘸料,有干湿之分。相较于孜然和蒜末,成就云南烧烤独特风味的蘸料,更加精致讲究。

中国有两种烧烤,一种叫云南烧烤,另一种叫其他。也许你吃过西北豪放的烤肉,也吃过东北浓香热烈的串儿,还吃过广东福建带着新鲜蒜香的烤生蚝……但云南烧烤,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从蘸水料,到食材,到烤制手段,都让云南烧烤卓尔不群。

云南虽然地气热,但这里的人对烧烤有着本能的热爱。上火?是不存在的。没什么能抵挡住火苗炙烤下爆出的优质蛋白质和油脂香气。

夜晚饥肠辘辘时,外出觅食,自然不会西装革履,烧烤刚好配上随意慵懒的着装。烧烤摊上,和好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没有应酬的虚伪,只有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

蘸料,是云南烧烤最值得一说的物事。相较于孜然和蒜末,成就云南烧烤独特风味的蘸料,更加精致讲究。

云南烧烤蘸料,有干湿之分。干料主要是辣椒面、精盐花椒面,云南特产的小米辣,既香又辣,别有风味。湿料也叫蘸水,包括卤腐汁、辣椒粉、花椒面、蒜油等,再加入新鲜红米辣碎粒、折耳根,勾兑之后,鲜香浓郁。

云南物产丰富,气候特殊,所以烧烤的食材也异常丰富奇特。除了传统的烧烤食材,连知了、蚕蛹、蜻蜓、竹虫,都能烧烤成美味。

既然飞鸟和鱼都可以恋爱,素材荤菜之间的自由组合,也是不能被阻止的。所以,蘑菇可以包肉,葱可以反串肥肠,这些“荤素自由恋爱”的菜,光听名字都要流口水。

当然,不是说离了肉,素菜自己就不能独唱大戏。包浆豆腐、小瓜、茄子,都能在火光里活色生香。雨季一到,蜂拥出山的野生菌,更使素菜大军如虎添翼。

在云南的烧烤界,最著名的招牌是“建水”、“傣味”、“昭通”……不管老板是哪里人,挂上这些字号,生意红火,准跑不了。

建水人有文化,连烧烤都是满满的精细劲儿,尤其是建水烧烤的头牌——烧豆腐。方块的豆腐被烤得深黄、皮脆、微裂,趁烫蘸料吃下,满足感蔓延开来,身心俱爽。但是豆腐不能离开建水,否则风味必然不同,所以有人会专门开车去建水,只为吃那一口原汁原味的豆腐。

傣味烧烤,听名字就知道必然有浓浓的异族风味。一般做法是将食材配以野生植物香料,包入新鲜芭蕉叶中,用香茅草捆绑竹板夹住,虽经过烟熏火燎,但芭蕉叶锁住了食材的新鲜,打开叶子,香味蒸腾,配上蘸水喃咪,嗯,这就是那种东南亚范儿。吃傣味烧烤,不能不吃香茅草烤罗非鱼。肉质细嫩的鱼儿,鼻端缭绕着的是香茅的清香,齿颊间沸腾的是小米的热辣,端的是让人欲罢不能。

昭通有名的是小肉串,优质黄牛肉切成小片,穿上竹签,就这么原汁原味地烧烤,保管你也能吃得香喷喷。

夜色下,手持一大把小肉串,再来上一个烧洋芋,搭配上一瓶啤酒,这种深夜里的慰藉,温暖而持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