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河北经视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为河北经视加上星标,以后找小编就方便啦!

说到共享经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共享单车。也是由于共享单车的普及,我们真正开始接触“共享”二字。那么曾经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现状如何呢?

共享单车乱象丛生

从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这个新鲜事物开始火起来之后,一种场景我们经常看到,那就是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被人为的偷盗、破坏,让人看着都心疼。

随意的走在路上,也经常能看到路边有成片的共享单车存放点,好车坏车纠缠在一起,成了影响市容的“垃圾堆”。

那对于这些共享单车乱象,有没有人在进行监管呢?记者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城管局了解到,他们在今年7月份专门成立了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办公室,对于共享单车也想出了很多管理办法,但很多情况还是超出他们的掌控。

石家庄市长安区城管局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谦告诉记者:全市大概有20多万辆,长安区日常存有量大概在六七万辆左右。市面上有四个品牌的共享单车,青桔和哈罗我们基本看不到他们的运营管护人员。他们只投放,不管理,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刘谦说,有些单车企业不但不做后续管理,而且每次投放都是在凌晨两三点,专门避开城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再想联系企业时,根本找不到人。但因为很多市民确实觉得有了共享单车非常方便出行,所以对于很多不按规定来投放的共享单车,他们也没有强制清除。

为了更好的规范管理,今年11月16号开始,长安区城管局也在中山路两旁的主要街道重新施画地面,增加更多的非机动车停车位。

“共享”风口难追  单车企业大量倒闭

除了这些还在使用的共享单车,还有一些因为公司倒闭而被废弃的单车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据统计,在高峰时全国有大约70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单车超过两千万辆,到了2017年末,已经有三十多家关门停业,这导致了大量废弃的车辆无人回收。

记者在石家庄市裕华区的一个小区旁看到,路面破开施工之后,在地面上竟然还填埋了一些共享单车,从单车露出来的部分能看出,这些单车已经损坏了。共享单车竟然成了填埋路面的施工用具,让人看着倍感惋惜。

在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倒闭背后,自行车生产企业也经历了一轮从发展到没落的历程。那一开始被众人追捧的共享单车为何走向衰落,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呢?

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理想状态下,一台单车的成本是200到300元人民币,单次收费一元钱,骑300次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用户的市场占有率越大利润也就越高。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

很多没有倒闭的单车企业,也因为2017年政府的禁投令,减少了路面上共享单车的投放量。

而被誉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天津市王庆坨镇,在2016年趁着共享单车的风口火了一把,当时,每天都有货车从王庆坨拉着数千辆共享单车发往全国各地。各个工厂订单接到手软,不过,仅时隔一年之后,共享单车订单骤减,不少工厂甚至无法回收尾款,只能依靠卖车勉强度日。

对于一时风生水起,又很快偃旗息鼓的共享单车,河北经贸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王胜洲表示,共享单车,并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走向衰落并不稀奇:共享经济其实是对社会闲置资源的重新整合,也是使用权的暂时转移,共享单车充电宝这些不是真正共享,它有大量的投入。

王胜洲教授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出现的种种问题,焦点在于他们并非闲置资源再利用,其实就是分时租赁,在无法获利下,一旦企业和投资人动摇,融不到资金,只有死路一条。

戳下面视频

看详细内容

↓↓

关注一下,更多精彩等着你!

更多资讯↓↓

猛戳!晓辰带你燃爆180秒

白菜价格低,菜农很受伤!记者调查背后原因...

防不胜防,微信语音也能被“克隆”!河北一女子上当!

过路口跟玩命一样!河北这个路口很危险!

来源:今日资讯

责任编辑:闹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