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劇《孤獨美食家》中開頭對於美食的定義深得我心“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毫不費神地喫東西這種孤高行爲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最高的治癒”。

美味甚多,可感受卻不同內心深處最難以忘卻的美食是那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地道煙臺小喫貨的“舌尖上的童年”吧。

2018年度煙臺十大風味小喫

煙臺燜子

煙臺的老味道

你要是問我咱煙臺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小喫是什麼?那我的回答肯定是:煙臺燜子!

作爲一個地道煙臺喫貨那肯定是喫遍了煙臺的大街小巷而美食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歲月變遷但有一種記憶裏的味道卻歷久彌新令人回味,那就是燜子。

煙臺的燜子是把涼粉在鍋中煎制而成外面裹有黃金焦脆的鍋巴以前喫燜子用的是鐵絲擰的小叉子叉一塊兒,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卻不失咬勁兒淋在燜子上的調料特別的考究蒜泥一定要是在蒜臼裏搗出的麻汁一定要是小磨磨出來的,香潤而細膩最關鍵的是最後滴上的蝦油那可是咱煙臺的特色鮮美的蝦油讓整份燜子增添了別樣的滋味

寧海洲腦飯

| 守藝與傳承

寧海腦飯起源於清代末期

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相傳一對失去父母

從小相依爲命的姐弟倆

常年衣食無着

好心的鄰居經常會把家裏一些

賣剩的豆腐腦送到姐姐手裏

聰慧的姐姐就把小米粥和豆腐腦

混在一起餵給弟弟

這就是最初的寧海腦飯

· 制 作 工 藝

腦飯的製作技藝精細而獨特

小石磨將黃豆磨出豆漿,繼而煮熟

大黃米、小米按比例兌合

洗淨晾乾磨成面

加水調成米糊

在豆漿煮沸後下鍋熬煮變稠

喫時佐以豆腐乾、紅根菠菜、

雪裏蕻、五香花生米、辣椒醬等

色香味俱全

讓人食指大動

守藝·傳承

如今

寧海腦飯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同時

加以創新

現在的寧海腦飯既上得家庭餐桌

也登得大雅之堂

滋養着人們的脾胃

也承載着當地的風土人情

是藝術也是一種文化

這就是寧海州腦飯傳承的祕密

丹桂粉腸

| 風味獨特的歷史小喫

"丹桂粉腸"起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自北京、天津一帶傳入至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傳到膠東之後,進行了改良製作出了更符合煙臺人的口味煙臺丹桂粉腸突出了蔥姜及醬香的味道,風味獨特成爲了煙臺地區很有名的小喫

煙臺曾有一條小喫街名叫“丹桂街”

其中有一家賣粉腸的小攤,生意火爆顧客親切地稱其“丹桂粉腸”粉腸是用豬肉加澱粉灌製而成丹桂粉腸的口感軟軟的,糯糯的用上好五花肉搭配純正紅薯粉團使得粉腸香而不膩、軟而不粘食用後在口中久久留有餘香食爲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有一種非比尋常的韻致

炸面魚

| 香香脆脆的家常味道

面魚是老面發酵,施鹼,且加鹽食之香軟勁道,有鹹味做面魚是個技術活,鹼要合適面和水的比例要恰到好處施好鹼的面要鬆軟一些能拉成魚狀,且薄厚均勻油要燒沸,油的熱度不夠炸出的面魚不僅喫油多,而且綿軟

當白色生面魚在油中發出“茲拉茲拉”聲響面魚周邊冒起小泡泡,炸制金黃再將面魚在油中翻個兒當面魚鼓起來,在油麪上浮動就可以撈出來了此時的面魚是外酥脆內嫩軟,噴香無比等到涼了再喫脣齒間就是滿滿的香甜了這種味道纏綿入髓總是讓煙臺人慾罷不能

地瓜飯 |

煙臺人的風味飲食

“飯”在這裏是稀飯的意思是煙臺人對粥的別稱冬日裏最常見的是烤地瓜但煙臺人也喜歡將地瓜擦成絲跟大米一起熬煮成濃稠的稀飯煮開花的米香中帶着地瓜獨有的甜味兒剛熬出來的地瓜飯香氣撲鼻喝一碗從內到外都熨帖。

地瓜對於煙臺人來說幾乎是家家戶戶過冬必屯的糧食在寒冷的冬日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守着暖爐喝一碗香甜細膩的地瓜稀飯無疑是最幸福的事。

“煙臺十大風味小喫”系列到此就爲大家介紹完啦但令人垂涎三尺的煙臺美食遠遠不止這些在你印象中還有哪些令人懷念的家鄉風味快來留言吧~

責任編輯:雪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