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王》堪稱平易自然、人物鮮活的典範之作。楊絳描寫了她所交往的蹬三輪車工人老王純樸、善良的品格。該文語言簡潔、平靜,看起來平平淡淡,沒有波瀾,但在平靜的敘述中,深藏着楊絳和老王相互之間的摯情,讀來頗爲感人。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着閒話。

據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後,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羣落伍的惶恐,因爲他是單幹戶。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麼親人。

老王只有一隻眼,另一隻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願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麼。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瞎掉了一隻眼。他那隻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有一次,他撞在電杆上,撞得半面腫脹,又青又紫。那時候我們在幹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症,給他喫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經過一個荒僻的小衚衕,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裏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後來我在坐着老王的車和他閒聊的時候,問起那裏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願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衚衕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文化大革命”開始,默存不知怎麼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請了假,煩老王送他上醫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擠公共汽車到醫院門口等待。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啞着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着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我們從幹校回來,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他並沒有力氣運送什麼貨物。幸虧有一位老先生願把自己降格爲“貨”,讓老王運送。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②。可是過些時老王病了,不知什麼病,花錢喫了不知什麼藥,總不見好。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後只好託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着冰傴 着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着一層翳④,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裏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裏的殭屍,骷髏上繃着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喫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着腳往裏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着個瓶子,一手提着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裏是香油,包裹裏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爲在我記憶裏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麼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喫?”

他只說:“我不喫。”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着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麼回家的。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麼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

“呀,他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爲老王是回民,埋在什麼溝裏。我也不懂,沒多問。

我回家看着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喫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爲什麼,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爲喫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爲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以上文字摘自《世界美文觀止》)

作家出版社官方微店 世界美文觀止

小程序

內容簡介

張守仁是一位老編輯、散文家、翻譯家,一生對散文情有獨鍾。他一直就有個夢想,想編一部《世界美文觀止》,把全球一流佳作彙集其中,以便讀者一冊在手,盡覽天下精華。20年前他退休之後,終於開始這項工作。他從全世界上百個國家、萬餘篇作品中,選定了41個國家、160篇佳作。其中,外國美文80篇,中國美文80篇,分別編入上、下兩部。外國美文作爲“上部”編在前面,而中國美文作爲“下部”放在後面。編者以自己積半個多世紀寫作、翻譯、評審、編輯、研究藝術散文之經驗形成的散文觀,即寫出一流美文必須“要有我,寫獨特,獨特寫”的觀念,來挑選他心目中最美的美文,併爲每篇美文寫出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導讀文字,使其成爲一部與衆多散文選本迥然不同的美文讀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