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在鄉下的時候,我習慣於清晨在林間散步。

時常會發現散落在林間地上的昆蟲屍體,特別是飛蛾和金龜子的屍體,總會掉落在路燈杆的四周,想必是昨夜猛烈撲火的結果。

飛蛾有着色彩斑斕的雙翅,金龜子則閃着翠綠的熒光,在灰色的泥土地上令人心驚:生命是如此短暫脆弱,經過一場火祭就結束了。

“這樣猛烈地撲火,甚至喪失生命,既沒有獎賞,又沒有歡樂,爲什麼它們要這樣世世代代地撲火呢?”我一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感到悲憫。

山上有一位熱心的老人,每天清晨義務來清掃林間的小路,他告訴我:每日掃起的飛蛾和金龜子的屍體有一畚箕,他把屍體都埋在鳳凰樹下,使鳳凰花年年都開出火紅的花。

除了昆蟲,老人說:“每天還會掃到幾隻蝙蝠哩!”

“地上怎麼會有蝙蝠呢?”

“還不是撞到樹嗎!蝙蝠夜裏出來捕食蛾蚊,用聲波辨路,偶有出錯的時候,就撞樹了!”

老人十分感慨地說:“飛舞於林間的蝙蝠,時時刻刻都在避免撞到樹,卻偶爾會不小心撞樹。同樣在林間飛舞的彩蛾,卻一再去撲火,直到喪命爲止。眼盲的蝙蝠是多麼小心翼翼,眼明的飛蛾又是多麼的肆無忌憚呀!”

“如果蝙蝠眼亮一些,飛蛾青盲一些,那該有多好!”老人說。

2

我沿着老人掃過的山路回家,路上還有新掃的竹掃帚的痕跡,林間的空氣散放出花草的芳香。

我想到,晚一點走這條路的人,一定不能想到,就是剛剛,地上還有許多色彩斑斕的飛蛾,還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金龜子,爲某一種不可知、不可理解的信念,撞死在林間。

或者,也有一兩隻不小心撞落的蝙蝠。

蝙蝠天生有弱視的盲點,使它偶然逢到生命的災難。

飛蛾天生有撲火的習性,使它必然撲向火焚的結局。

在偶然與必然之間,生命是這樣令人嘆息!如果,蝙蝠的眼睛像飛蛾那麼亮,而飛蛾的習性像蝙蝠那麼小心,該有多好呢!

生活在天地間的人,幸而不是蝙蝠,也不是飛蛾,但也免不了有撞樹的盲點與撲火的執着,總是要經過很多次的碰撞與燃燒,才能睜開眼睛、小心戒慎。

我們思考蝙蝠撞樹和飛蛾撲火的道理,纔會發現那些還在撞樹和撲火的人,是多麼可憫。

3

到了山下,我坐在一個大石上休息,遠望着環抱我的山林,覺得一個人要保有一些澄明與寬容的心情,來觀照世間的現象纔好。

這些年,我的心情也常常走到山下,走到飛揚着塵土的人間,那是我深信,一個人出離世間做自我的完成,還不如與人世的因緣一起完成;而世間的不公平、不公義的改革,與普度衆生的思想,在精神上是相呼應的。

也是懷抱着這種心情,我寫下了“無盡意系列”,這是第三本,取名爲《熱氣球上升》,象徵着一個人活在世間應該保持活力,充滿熱能與夢想,去觸及那更高的巔峯。如果熱情失去了,氣球也就墜落了。

下午喝茶的時候,看着春天裏璀璨的陽光,我還在想,如果蝙蝠和飛蛾都願意在陽光下飛翔就好了。

林清玄

臺北永吉路客寓

摘自 林清玄《熱氣球上升》

《熱氣球上升》

到了山下,我坐在一個大石上休息,遠望着環抱我的山林,覺得一個人要保有一些澄明與寬容的心情,來觀照世間的現象纔好。

這些年,我的心情也常常走到山下,走到飛揚着塵土的人間,那是我深信,一個人出離世間做自我的完成,還不如與人世的因緣一起完成;而世間的不公平、不公義的改革,與普度衆生的思想,在精神上是相呼應的。

也是懷抱着這種心情,我寫下了這本書,取名爲《熱氣球上升》,象徵着一個人活在世間應該保持活力,充滿熱能與夢想,去觸及那更高的巔峯。

《熱氣球上升》是林清玄親自編定的散文集,收錄林清玄散文創作集中噴發期的三十餘篇散文。作者用悲天憫人的情懷,抒發了對生命的理解及感悟,構建了一個和諧優美的人文社會,帶給讀者無盡的哲學思考及生活品悟。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尋味,能夠讓人感覺到禪性的生活,是一種超脫於塵世而又極具指引意義的大智慧。

購書請點擊,作家社官方微店

作家出版社官方微店 熱氣球上升

小程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