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誕辰108週年

1910年11月21日

1910年11月21日 (農曆十月二十),作家錢鍾書誕辰。

不過據說,他本人只記得自己農曆的生日。

青年錢鍾書

錢鍾書,字默存,號槐聚,1910年11月21日(距今108年)生,江蘇無錫人。文學理論家、小說家。

才女楊絳心中

有股“癡氣”

淘氣、天真、擁有過人的智慧

博學而又風趣

他的一生似乎註定與書有關

一部發人深省的不朽名著

一份使人敬佩的書生癡氣

一段令人動容的文壇愛情

都讓人印象深刻

他就是一代文壇大家

——錢鍾書

作家出版社曾經編輯出版過一本《世界美文觀止》,那時候楊絳先生還在世,其中收錄過楊絳的《老王》一文。如今,先生也已經走了兩年多。想必她與錢鍾書先生:今生只有死別,再無生離了。

說起錢鍾書,我們就不能不說《圍城》,現在想想,高中時候,讀圍城也能讀的津津有味,真是感嘆那時候的勇氣,其實何來勇氣?不過仗着無知,四大名著,《紅與黑》《茶花女》《傲慢與偏見》諸多名作都一一拜讀,想着《圍城》也是名作,怎麼能不看?

婚姻是一座圍城,

城外的人想進去,

城裏的人想出來。

在那青澀的年紀,又怎理解得了這城裏城外?世事人情?

中年錢鍾書與夫人楊絳

錢鍾書和夫人楊絳。(圖片來源:中國網)

在清華校園裏

錢鍾書與楊絳一見鍾情

他爲她寫下了這句話:

“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這是最美麗的情話

也是最浪漫的承諾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裏

錢鍾書與楊絳琴瑟和鳴,伉儷情深

在彼此支撐和相互理解中

走過了艱難的歲月

這個世界上

最讓人動容的感情莫過於:

我懂你

1935年,錢鍾書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攜夫人楊絳同赴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英文系留學。

1937年,被楊絳稱爲“平生唯一傑作“的女兒錢瑗出生,初爲人父的錢鍾書又一次犯癡了。他認真地對楊絳說:“假如我們再生一個孩子,說不定比阿圓好,我們就要喜歡那個孩子了,那我們怎麼對得起阿圓呢。”夫妻倆商量後便決定只要錢瑗一個孩子,隨着錢瑗漸漸長大,錢鍾書愈發癡了。時常把毛筆、硯臺偷偷埋進女兒的被窩裏。女兒的驚叫使他得意大樂,他還時常教女兒一些英語、法語、德語單詞。家裏來了客人,錢鍾書就讓女兒來賣弄一番,客人聽完以後哈哈大笑,錢瑗也自鳴得意。等她長大一些後才知道

原來那些單詞多是帶有屁、屎的粗話。這樣的老爸也許很“奇葩”,但長大後回想起來一定格外溫馨。

錢鍾書一家三口合影

錢鍾書伏案寫作

世人知曉錢鍾書,多是因爲《圍城》,但真正奠定他學術地位的,還是《管錐編》,這部鉅著全書用典雅的文言寫成,引述了數千位作家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論述範圍由先秦迄於唐前。所論述的內容除了文學方面,還有幾乎兼及全部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打通了時間、空間、語言、學科的障礙

他以一人之學識完成了一部堪稱國學大典的著作。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裏,他不爲政治形式所擾,躲進小樓成一統

1979年,李慎之讀完《管錐編》後,特地去向錢鍾書致敬。說自己特別欽佩他“自說自話,無一趨時語,一個字都不理30年來統治全中國的意識形態。”錢鍾書只是淡淡一笑。吳組緗曾對錢鍾書說:“你的著作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你自己。”

後來,他寄了一套《管錐編》給吳組緗說:“我的書,你都沒讀懂。”

可見錢鍾書自己對《管錐編》也是非常看重的,他也因此書被譽爲“博學鴻儒”、“文化崑崙”

錢鍾書與夫人楊絳一起讀書

楊絳女士晚年獨居留影

錢鍾書一生又癡又狂又低調,卻對人情特別在意,別人爲幫過他的忙,他都記在心裏。早間間困居上海寫《圍城》時,經濟拮据,爲節省開支,錢鍾書夫婦辭掉了保姆,所有家務由楊絳一人操持。即使如此,日子依然過得捉襟見肘。朋友黃佐臨想要幫助他,卻又深知他的性格,太直接的話,這位高傲的才子肯定不會接受。那時黃佐臨已是上海著名的導演,爲了幫助朋友,他將楊絳的《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提前上映,並立即支付了酬金,使錢家既不失顏面又度過了難關。

大恩不言謝!

黃佐臨所做的這一切,錢鍾書都默默記在心裏,時隔多年,黃佐臨的女兒黃蜀芹有意將《圍城》拍成電視劇,但又唯恐一向又狂又低調的錢鍾書不允許。於是拿了父親的親筆信去上門求見,錢鍾書讀罷信,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並詼諧地說:“這封信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到聖旨啊。”

黃蜀芹不僅在衆多導演中獨得錢鍾書親允,而且在拍攝電視劇時還得到了錢鍾書夫婦的幫助。

“文化崑崙”這四個字,

不僅是對他學識的讚美!

也是對他品格的讚美!

儘管他狂他癡他毒舌,但他活得最坦率、最真實、最君子,人家是口蜜腹劍,他是口劍腹蜜,這就是他犀利嘲諷時人卻沒有留下惡名的原因,他幽默他智慧他冷靜。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和深刻的洞察力,他既批評中國人基於某些原因而對本土文化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的橫掃西方人以歐美文化爲中心而產生的偏見。始終以文化批判精神關照中國與世界,他寫了《圍城》,但他這一生都沒有困在圍城裏,這就是他被世人所喜歡、所崇敬的原因。

錢鍾書、楊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