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满“神奇”袋子的大棚内温暖如春。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

十一月的德令哈,经过几场大雪的“洗礼”,室外已是白雪茫茫,滴水成冰,但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新堉种植基地黄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

在大棚里,碧绿的黄瓜藤蔓上,有的花儿盛开,有的黄瓜正在成长。“大棚里能有这么热都归功于这些‘增温袋’,要不然,黄瓜别说生长了,活都活不成。”指着大棚上方挂满的一个个神奇的塑料袋,新堉种植基地南区蔬菜生产队队长马海云介绍说。

这个大棚里挂的小袋子有一吨多,别看袋子不大,里面装的以芒硝为主的增温材料也只有20多克,但是却很神奇,在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夜间却能使温棚内温度提高3-5℃。

据介绍,这项利用芒硝白天吸热晚上放热自然属性研发的增温新技术,是青海大学先进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铁生年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三项核心技术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最大的芒硝产地,芒硝是生产硫酸钾、氯化钾等产品的伴生物、废弃物,通过再利用把“废物”做成相变材料,实现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高质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的附加值。这项研究成果也为芒硝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用途,这也是一项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新技术。

铁生年教授介绍,太阳能作为温室大棚一种间歇式能源,由于受昼夜、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间断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利用“低温相变储能材料应用技术”,能扩大蔬菜温室大棚的应用区域,提高高原土地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新技术后,夜间为棚内温度能增加3℃左右没有一点问题。

棚里的温度高了,即使寒冬腊月,黄瓜苗也能正常生长,马海云说:“从目前生长情况来看,0.06公顷的地产量达到1250-1500公斤应该问题不大。最高兴的是德令哈实现了冬季生产黄瓜的零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虽然合作社内的大棚都是温室大棚,但是到了冬天温度还是很难控制,所以这些年来合作社的大棚一到冬季也只能选择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产量也会下降,像种黄瓜这样对温度“敏感”的蔬菜更是困扰合作社发展的一道难坎。

马海云解释道,黄瓜对温度的要求特别高,棚内夜间温度在5℃-8℃时维持生命但不能生长,增加3℃-5℃后,黄瓜才能在夜里自然生长。马海云指着一株秧苗上的瓜须说,只要温度合适,一个晚上就能长出10厘米,如果棚里湿度不够,须就会卷曲。瓜须的长度、弯直程度还能直接反映棚里的温度水分情况。往年天气冷,棚里蔬菜生长缓慢,自从引进这项新技术后,情况大不一样。

马海云队长算了一笔账,往年因棚内温度达不到,产量低,今年通过引进这项新技术,一个西红柿大棚也能增产500公斤。以前冬天不种黄瓜、菜瓜,今年我们特意试种了一棚,意想不到的是每个棚都有1250-1500公斤的产量。

采访结束后,记者看到在基地门口,运输蔬菜的汽车已经排起了长队,这些新鲜的蔬菜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当地百姓的饭桌上了。

在瀚海戈壁上的德令哈市,新堉种植示范区专业合作社的“名头儿”很大。作为我省新农业领域的首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企业,新堉合作社在戈壁大漠上建起的千余栋果蔬温室大棚,正是在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使德令哈市的群众吃蔬菜全靠外运的情况得到改变,仅新堉合作社一家提供的蔬菜占当地市场的40%。

作者:程宦宁 来源:青海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