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一直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而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是癌前病變判斷的標準之一。如何防治萎縮性胃炎,保護腸胃,是許多醫療工作者研究的重點。本期做客《養生堂》的鍼灸大家夏玉清夏老,在50年前就開始研究如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部疾病。夏老創立了一種獨特的電熱針針刺三對扶正穴和四個局部穴。幾十年來一直運用這種方法,治療了許許多多的胃病患者。

三對扶正穴

在行醫70年裏,不論是給患者治病還是日常保健,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電熱針主任醫師夏玉清都會用到一組扶正長壽穴,這組穴一共有三個穴位,有扶正固本,就是增強抵抗力的作用,這三組穴是讓86歲夏老永葆青春青春的法寶,這三個穴位分別是三陰交、曲池穴和足三里。

夏老告訴我們,這三個扶正穴也是電熱針治療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的必取穴。

86歲的夏老,每天6點多出門工作,晚上7點多回家,一天工作12個小時,診治病人超百人,每週工作五天,工作時間超60小時,診治病人超500人。夏老告訴我們,她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從而獲得健康。這其中得益於這三個長壽穴,尤其是足三里。

四個局部穴

夏老認爲,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中醫說的脾胃虛弱症。胃黏膜就像是爬牆虎,健康時,茂密的爬牆虎能夠遮擋牆壁,就像胃黏膜一樣形成一層保護層。而當黏膜出現慢性萎縮性胃炎時,就像冬季的爬牆虎,綠葉枯萎,只剩枝杈,需要等到開春,一場春雨,使之再次發芽生長。而夏老的這種治療方法,正是用扶正祛邪來代替春雨,澆灌胃黏膜。

夏老在現場爲一位有腹脹的叔叔做了這種特別的治療,並教給大家她常用的養胃組穴。分別是任脈上的中脘穴、建裏穴,和足陽明胃經上的天樞穴和梁門穴。

1、中脘穴的取穴方法,找到胸骨下端,骨肉交際處,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中脘穴。

2、建裏穴的取穴方法,找肚臍正上方,三寸的距離,也就是自己手指四指的距離,就是建裏穴。

3、天樞穴的取穴方法,在肚臍兩側,兩寸的距離,也就是自己手指三指的距離,就是天樞穴。

4、梁門穴的取穴方法,先找到中脘穴,就是胸骨下端骨肉交際處,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在中脘兩側,兩寸的距離,也就是自己手指的三指的位置,就是梁門穴。

對於有胃病的患者,也可通過按揉三對長壽穴和四個局部穴進行日常保健。

三味常用防癌抗癌藥

夏老介紹,中國中醫藥研究所,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篩選,發現半枝蓮、山慈菇、白花蛇草

對腫瘤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夏老平時在治療腫瘤患者的過程中這三種藥就是她的首選抗癌藥。

用這三味藥加黃連對消滅幽門螺旋桿菌特別有效,是治療胃癌的經驗方。

編輯:京視小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