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原春秋】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一)|喜马拉雅同步播出

BY

秦汉时期的九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一)

贺红涛 陕西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秦始皇取得天下后,为了更好地维护北部安定、发展北部,实施了两项宏大工程:一是把燕、赵北界的长城和秦国旧有的西北边城加以修葺并连接起来,形成西起陇西郡临洮、东至辽东郡碣石的“万里长城”;二是从河套外的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起,修筑了一条直达关内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长700多千米的“直道”。

一、秦直道的修筑

秦统一全国后,帝国版图迅速扩大。在军事力量的布置上,秦始皇展示了高超的智慧。为防止六国贵族复辟和匈奴侵犯,他解散了六国原有的军队。但偌大的疆土,若把秦国原有的军队处处分派防守,则十分分数,毫无重心。秦国为了妥善处理军事力量“合”与“分”的问题,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道路网,名曰“驰道”。目的是不管秦国任何地方突发事变,帝国的中央军都能够迅速赶到并且平定。也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秦始皇决定修筑一条可以快捷到达北边的道路,即后来的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走子午岭、穿越陕北黄土髙原,经过鄂尔多斯东部,北抵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时称全长1800里(700多千米),大体呈南北方向延伸,故史称“直道”。

秦直道修在辽阔复杂的地域内,分四段同时修筑。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前期的测绘、勘探等工作如何进行?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从秦人测绘、勘探的工具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工具来看,一是地图。地图作为军事和经济建设的工具,被秦始皇所重视。秦时还将地图应用于兴修水利、开凿运河、管理国家等方面。二是地形模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墓中装饰有一个大型地形模型,笔者认为地形模型在当时已被广泛应用。三是测量仪器,如定向仪器司南,还有“准”“绳”“规”“矩”等常用测量仪器,其应用已相当娴熟。

从技术方面来看,远在2200年前,秦国已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测量高低、距离、方向等技术问题。这些工具和技术使秦国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完全具备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能力和条件。秦直道能创造中国乃至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归根结底是因为秦人在工程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秦直道在公元前210年竣工,工程仅用了两年半时间,令人遗憾的是,秦始皇未能在生前看到秦直道竣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