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號,趙先生在被掛失的銀行卡內,收到了當初被盜刷的部分金額,共計9500餘元,但這並不是銀行方面發放的賠償款,而是顯示爲“CUP單筆差錯金額”,其餘被境外盜刷的錢,至今沒有着落。但是由於趙先生被盜刷的銀行卡沒有及時更新,仍然是老式磁條卡,並且經常用於線上消費,還開通了部分自動扣款功能,有可能存在密碼泄露的風險,因此,趙先生與涉案銀行的責任分配,還存在爭議,此案沒有當庭宣判。

(原標題:索賠3萬!睡夢中卡被境外盜刷 男子把銀行給告了)

銀行卡還在身邊,卻遭遇瘋狂盜刷,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銀行方面又是否需要爲此承擔責任,進行賠付。近日,江蘇丹陽一位市民就將開戶銀行告上了法庭,索賠3萬多元財產損失。

2019年3月20號凌晨4點50至5點24分,丹陽市民趙先生所持有的某銀行儲蓄卡,接連在境外被多次查詢、消費、取現,加上手續費,共計扣款17筆近45000元。

40.JPG

早上醒來發現這一情況後,趙先生立即上網查詢相關緊急補救措施,並於當天8點35前往最近的涉案銀行網點取現100元,證明卡在自己身上,之後再將卡掛失。

銀行這邊解決完了之後,趙先生及時到公安機關去報案。

5月9號,趙先生在被掛失的銀行卡內,收到了當初被盜刷的部分金額,共計9500餘元,但這並不是銀行方面發放的賠償款,而是顯示爲“CUP單筆差錯金額”,其餘被境外盜刷的錢,至今沒有着落。

作爲一起典型的銀行卡盜刷引起的儲蓄存款合同糾紛,在庭審過程中,主審法官對趙先生在銀行卡被盜刷後的一系列措施,予以了肯定。這樣一系列的操作,就能夠證明,在很遠距離,或者是相對來說時間很近的情況下,不可能本人持有這張真卡在其他地方交易,也就是可以證明,這是一樁僞卡交易。

41.JPG

但是由於趙先生被盜刷的銀行卡沒有及時更新,仍然是老式磁條卡,並且經常用於線上消費,還開通了部分自動扣款功能,有可能存在密碼泄露的風險,因此,趙先生與涉案銀行的責任分配,還存在爭議,此案沒有當庭宣判。

丹陽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吳飛告訴記者:“關於磁片卡和芯片卡之間轉換,銀行在幾年前已經進行過大規模的宣傳,芯片卡比磁片卡大幅度的提高了安全性,但是,既然銀行允許磁片卡繼續使用,是有相關的保障義務的,因此根據類案的裁判尺度,我們也會經過相關的法官會議討論,來決定相應的責任歸責。”

42.JPG

法官也提醒,市民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注意保管個人賬號密碼,並定期更換。

李超 本文來源:看看新聞 責任編輯:李超_NB128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