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08:00 | 錢江晚報

清晨,桐廬迎春南路山泉水口一片熱鬧,來打水飲用的人排成一條長龍。

這裏的山泉水到底能不能喝?有沒有什麼禁忌?一紙檢測報告說明山泉水不等於飲用水。如果以相關的自來水標準來判斷,這些山泉水的水質菌落總數超標,不符合國家飲用水規定。

桐廬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疾控中心”)一直關注這個地處高速收費站出口附近的山泉水取水口。他們此前就進行過幾次水質檢測和檢測結果通報。

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吳羣羣告訴記者,這個取水口已經有些年頭了,來取水的主要是桐廬縣城的市民。

最近幾年,接取山泉水的市民比較多,所以縣疾控中心多次對該處自發取水點水樣進行水質監測,檢測結果顯示總硬度、酸鹼度、重金屬等理化指標符合標準限值要求,但總大腸菌羣等微生物指標超標。

“監測結果曾多次通過縣內媒體和相關渠道進行通報和宣傳,並建議市民不要直接飲用。”

針對市民自發取水的現象,桐廬縣有關部門也曾進行過一些勸導。大部分市民均認爲這裏的水不錯,喝慣了。但他們贊同並接受衛生部門不生喝的建議。

今年3月、8月,桐廬縣疾控中心又先後兩次提取水樣並做了水質檢測,結果依然是大腸桿菌超標。“這兩次檢測結果也立即在縣級媒體、微信公衆號上進行刊播。”吳羣羣說。

“山泉水口感比自來水好,而且我們喝了很多年並沒有任何不適。”一位住在城南社區的居民對記者說,他退休已經五年。只要身體和天氣允許,他就會來取水,一般都是兩個大塑料瓶,20斤水的樣子。

“山泉水主要用來做飯、泡茶,都是燒開的。”他說他看到過疾控部門的提醒,社區也有這方面的宣傳,但他覺得只要燒開喝就不要緊。

“山泉水本身不是直飲的水源,而且直接接觸地表後,適合細菌生長。”吳羣羣認爲,如果生飲這種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疾控部門一直建議市民不要喝生山泉水,不要用生山泉水去清洗直接入口的蔬菜瓜果。”

一方面是市民近乎執着地自發去取水,另一方面是衛生部門多次、連續的檢測和建議,這個取水口,又該何去何從?

“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山泉水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也會合理引導。”桐廬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股山泉水天然形成,簡單的填埋封閉並非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地衛生、城管、交警等部門將聯合對該地段進行秩序管理,同時普及飲用水知識,加強勸導,防止因取水而影響交通秩序的情況出現。”

(原標題《桐廬疾控中心曾多次提醒市民:山泉水不要直接飲用》,記者 鮑亞飛 章然。編輯:王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