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

博士

畢業那會起,我就開始以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這個暱稱在知乎、公衆號、今日頭條做醫學

健康

的科普了。

而今一晃三年,我竟也靠着一些微不足道的知識、和還算有點意思的文章與回答,成爲了一個累計 20 萬關注者的健康科普類自媒體作者。

關注我公衆號「聽萌醫生說」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從上個月開始,我新發布的文章內容幾乎全都與母嬰、育兒相關,不再是過去的那樣五花八門。

沒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將以一個醫學博士多年之所學專業知識,在公衆號全面開始關於母嬰與育兒的健康科普。

而之所以促成這樣的轉變,是因爲今年的 6 月 16 日,也就是父親節的前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禮物。

確切的說,很可能是這輩子最神奇的一份禮物——我的寶寶,小糰子降生了。

於是,從那天開始,我瞬間就變成了一個沉浸在帶娃世界裏的「奶爸」。

上個月,我家小糰子感冒了。

小糰子感冒以後,我老爸變成了最慌亂的那個,他竟然帶着小兒氨酚 XXX 顆粒、肺 X 顆粒,妄圖灌他孫子喫進去!

當然,這一切,都被我阻止了。

在我幫小糰子做了檢查之後,除了有點鼻塞和咳嗽以外,肺部的聽診完全正常,咽部充血也不是很明顯,也沒有發熱、咳痰、氣急、流涎、打嗝等症狀,精神狀態也一直不錯,基本可以排除掉嬰幼兒肺炎的可能性。

再加上這種嬰幼兒時期的感冒大多都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也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至於我老爸帶來的那些複方感冒藥,我更是萬萬不會使用的。

但是,就在這幾天裏,除了我老爸,我老媽、我丈母孃都是輪番想給寶寶用藥,因爲他們實在見不得寶寶有哪怕些許不適。

而我,在愛人小漁的支持下,也是生生的扛住了他們的狂轟濫炸。

還好,不到一個星期,我家小糰子就自愈了,嗯,這可是百分之一百的純自愈。

然而,事後,我卻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家裏有兩個高學歷醫生的情況下,仍然會有這麼多讓人焦慮、糾結的糟心事。那麼,在其他毫無醫學專業知識的家裏,又會是怎樣?

也許他們會讓寶寶喫點複方感冒藥或者抗生素,也許他們會給寶寶關上很多熱水,也許他們會給寶寶蓋上厚厚的棉被捂出一身汗,而這些,都不是我們應該做的。

而我,就是要在今後,通過我的公衆號「聽萌醫生說」,向大家傳遞一些或許會用得上的知識。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1. 我會講述一些關於新生兒護理的知識。

比如寶寶出生以後到底需不需要補充一些額外的營養,尤其是要不要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劑;

比如我們什麼時候怎樣去幫助寶寶練習抬頭、翻身、爬行和走路;

比如我們寶寶睡覺的時候到底需不需要枕頭,不用枕頭會不會導致扁頭。

2. 我會講述一些關於寶寶成長的故事和知識。

比如我們應該選擇哪些適合寶寶的玩具,海馬、健身架或者牙膠;

比如寶寶的輔食從什麼時候開始需要加鹽,什麼時候可以看電視和接觸電子產品。

3. 我會講述一些新生兒、嬰幼兒和兒童時期常見的疾病的知識。

比如如何鑑別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以及面對持續不退的黃疸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比如新生兒痤瘡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面對着全身紅疹的寶寶和五花八門的藥膏,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比如寶寶的紅屁股應該怎麼去預防和治療,那麼多的護臀膏分別都是什麼成分,哪一款護臀膏效果最棒。

4. 我會講述一些關於備孕的知識。

比如爲什麼從你有懷孕的打算起,就最好不要養貓;

比如男女雙方應該喫點什麼,從而可以更好的做到優生優育;

5. 我會講述一些關於孕期的知識。

比如孕期我們到底要做哪些產檢來確保準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比如孕期生病了,在感冒或者便祕的時候,我們到底可不可以喫藥,哪些藥是適合孕婦喫的;

比如我們應該準備一份怎樣的孕期囤貨清單、或者是一份詳細卻又不雞肋的待產包。

6. 我會講述一些關於產後恢復的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