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方在世貿組織大會上指責中國經濟模式“有破壞性”,我代表當場反駁!

  [環球時報赴瑞士特派記者 任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7月26日在日內瓦舉行年內第三次會議。美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謝伊根據美方會前提交的文件對中國經濟模式進行無端指責,中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張向晨全面回應,嚴正駁斥。

  美方對中國經濟模式的指責毫無根據可言

  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是世貿組織在日內瓦的最高級別決策機構,定期舉行會議,履行世貿組織職能。總理事會由世貿組織成員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大使或大使級代表組成,有權代表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世貿組織部長會議行使職能。

  本次總理事會會議爲期兩天,共有10項議程,其中第六項議程是討論美國在會前提交的一份關於中國經濟模式看法的文件,題爲《中國貿易破壞性的經濟模式》。謝伊在會上圍繞這份文件進行了闡述,他說,“在我們向本次會議提交的文件中,我們關注中國的經濟模式,該模式已被證明特別具有貿易破壞性。”他認爲,“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並沒有朝向全面執行以市場爲導向的政策和做法。事實恰恰相反,國家在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張向晨在隨後長達半個小時的發言中不僅回應了美方代表的發言,而且針對美方文件做了法理性評析。他說,“謝伊大使剛纔使用了‘中國經濟的非市場性質’的概念,然而翻遍世貿規則,我們找不到所謂‘市場經濟’的定義。世界上也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市場經濟’標準。世貿規則沒有賦予任何成員以這樣特殊的權利,把自己的經濟模式作爲‘市場經濟’的樣板,一旦有哪個國家不肯照搬,就是‘非市場經濟’。如果說‘非市場經濟’這個議題還有什麼意義的話,就是它再次提醒我們,還有成員,包括美國,不顧世貿規則和自身承諾,根據國內法的所謂‘市場經濟’標準,在反傾銷調查中對其他成員使用‘替代國’做法。”

  美方文件對中國經濟模式的指責毫無根據可言,所謂依據都是斷章取義。張向晨舉例稱,如美方文件第1.5段只引用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卻故意漏掉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述。而承認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恰恰是中國和世貿組織成員開展正常經貿往來的經濟體制基礎。

  同樣,美方文件前言部分引用《馬拉喀什宣言》時,只提及“基於開放、市場導向的政策”,卻有意遺漏了“和基於烏拉圭回合協定和決定確定的承諾”。張向晨說,“這後半句話至關重要,每個成員都有國內的政策目標,多邊貿易談判的結果是各成員國內政策和世界貿易自由化進程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反映在各項規則和成員關稅減讓表以及服務貿易減讓表當中,其中包含了各成員合法的管理政策和措施。說的簡單一點,世貿組織是一套通過談判形成的契約,我們依據契約的規定行事,契約之外,則是各自的自由空間。”

  美方文件花了大量筆墨試圖說明中國政府對企業的“控制”,卻沒能提供政府幹預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證據。張向晨表示,“在座的很多同事都清楚,美國真正的目的不只是想證明中國企業受政府控制,而且希望建立這樣一種邏輯關係,即因爲企業受控制,所以它們是履行政府職權的“公共機構”,應承擔相應世貿組織協定比如補貼協定下的義務。可惜,這種邏輯被世貿組織上訴機構駁回了。”上訴機構在DS379案的裁決中明確指出,不能僅僅因爲一個實體的所有權性質或者是否受政府控制來認定該實體是公共機構。“我知道美國同事一直對輸掉這個官司耿耿於懷,但上訴機構的裁決不容挑戰。”

  “在美國文件裏,中國的規劃和產業政策成了無所不能的神器”

  謝伊表示,中國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這一規劃本身就是計劃經濟的標誌。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五年規劃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不是相反。中國的產業政策設置了大量扭曲市場的補貼,並對有關國內產業提供其他形式的財政支持。這時常導致出現嚴重和持續的產能過剩。同時,中國繼續從其世貿組織成員身份中獲得巨大收益。儘管在一些經濟領域,中國毫無疑問仍在與和貧困有關的挑戰作鬥爭,但以此爲理由將自己視爲與許多其他國家相同的發展中國家、進而免於爲推動全球貿易規則自由化做貢獻是站不住腳的,也與中國的快速發展和財富積累的統計指標相矛盾。

  對此指責張向晨回應道,發達國家是產業政策和補貼的發明者和主要使用者。正是18世紀末美國漢密爾頓的《製造業報告》開啓了制定產業政策的先河。今天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劃》(AMP)、《信息高速公路計劃》(NII)等不就是美國的產業政策嗎?根據美國補貼監控組織Good Jobs First統計,2000-2015年這15年間,美國聯邦政府以撥款或者稅收抵免形式至少向企業補貼了680億美元。

  張向晨指出,像其他國家一樣,中國也制訂了一些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美國這份文件裏,中國的規劃和產業政策成了無所不能的神器,這顯然是誇大其詞。如果真是那樣,各國就只要競相制定產業政策文件就好了,根本不用花氣力提高生產能力。

  張向晨認爲,美方文件第四部分“中國從其經濟模式中受益”有幾處使用了正確的事實,比如“中國抓住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機會快速發展了自己的經濟”,還有,中國製造業成本低廉的原因是“規模效應和更先進的供應鏈”。但從這些事實一下跳到質疑中國發展中國家身份,並指責中國“拒絕爲全球貿易自由化做貢獻”的結論,中間沒有任何因果分析,也讓人根本看不出美國似乎想說明的中國是如何“利用發展中國家身份”獲益的。所有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都是爲了發展自己的經濟,這也是《世貿組織協定》序言中確定的宗旨。中國之所以能夠爲全球發展做出貢獻,恰恰因爲一方面致力於自身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致力於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機遇。

  “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研究學習中國經濟模式,以便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一份文件如果腳註有問題,論據就靠不住,論點就值得懷疑。美方文件第一部分第1.3段稱中國限制市場力量發揮作用,其依據是腳註2的中國《物權法》,而《物權法》明明規定“支持、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發展。可在美方眼裏,“支持、鼓勵、引導”卻等同於打壓、限制和干擾。文件第三部分“非互惠和封閉的市場”這一節三段文字竟然沒有一個腳註。

  “我想可能是不太好找吧,與此結論相反的腳註卻很容易找,我忍不住想幫忙提供幾個。”張向晨說,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34%。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剛剛向總理事會提交的《中國與世貿組織白皮書》中隨處可見。還有,謝伊大使擔任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副主席時聯合簽署的委員會2013年度報告指出,“中國航空航天、汽車工業和農產品等行業的需求增長支撐了美國出口”。如果中國是一個非互惠和封閉的市場,美國產品是怎麼進去的呢?

  張向晨總結道,“我並不太在乎批評者的態度,即使是不負責任的指責和攻擊,也可以一笑置之。過去捱打,使上幾輩中國人發奮圖強;現在捱罵,讓這一代中國人頭腦清醒。而對於世貿組織來說,要找到解決成員分歧的方式必須通過平等協商,就問題的根源、性質、影響及與世貿組織規則的關係達成一致,施壓、抹黑、妖魔化都無濟於事。”

  “美國通過232和301措施發起貿易戰,把世界攪得不得安寧,遭到廣大世貿組織成員的堅決反對。爲此,美國採取混淆視聽的手段,把中國妖魔化,將美國單邊主義措施歸咎於所謂的‘中國破壞性經濟模式’,試圖煽動不明真相者或者害怕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打擊的國家把矛頭指向中國,以轉移國際視線。”張向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圖謀不會得逞。”

  瑞士常駐世貿組織大使狄迪爾•查博維對本報記者說,世貿組織成員具有多樣性,有着各自不同的經濟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貿易投資的框架。但在這種多樣性當中,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即大家都相信市場的力量,儘管程度有所不同。巴基斯坦常駐世貿組織大使賽義德•塔齊爾•沙阿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過去幾十年所實行的經濟模式受到世界普遍讚譽,不僅使一個貧窮落後的人口大國迅速發展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對世界經濟也做出重要貢獻。“中國經濟模式受到指責是不應該的,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研究學習中國經濟模式,以便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環球時報日內瓦7月27日電)

責任編輯:桂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