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马拉松打破的第一项中国纪录,其实并不是多达720人破三,而应该是进2:10人数达到七人之众。

  赛前最受关注的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梅托不在其中,但他毕竟跑完了——以2:14:55勉强挤进前十。

  虽然拿不到奖金,不过这好歹是他继两年半来连续退赛三场之后的首次完赛,运动生命得以延续。

  当然,对于数以万计中国跑友来说,最大的惊喜还是来自国内选手的表现。而大感意外者之一,就是以2:18:26排名国际第12、国内第一的贵州体制外名将管油胜。

  管油胜:五进2:20

  “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真是意外。”赛后他告诉笔者。上马前他的目标是进2:22就行,“没想到能跑这么好”。

  他之所以期望不高,是因为伤痛初愈。8月中旬因为有几堂训练课强度过大,导致他右小腿外侧受伤。

  伤处虽然只有一小点,却是一直不见好,哪怕已经治疗过十几二十次。“影响非常大,每天只能慢慢跑,距离也非常短。那会儿都长胖了。”

  直到10月中旬,他才基本恢复,虽然疼痛仍未完全消失;养伤也导致体能有所下降。

  这是管油胜第一次征战上马。以前没过来跑,主要是出于收入上的考虑——会选择能拿奖金的比赛,而且自己刚出道,没什么知名度,也无所谓。

  今年上马新设中国籍选手特别奖,前八名奖金从4.5万到2000元。

  “前八名怎么都能跑进。我预测第8名成绩应该在2:24左右,自己如果跑进2:22,能拿个第五、第六的样子。”管油胜回忆说。

  他还预见国内第一应该是2小时18分,“只是没想到是我。”他笑道。

  为了这场比赛,他准备了很久——从10月初伤愈后开始。北马因伤失利后,他便指望在上马跑一个“像样点的成绩”,作为今年的完美收官。

  上马前连续七周,他都有比赛——从10月7日一场30公里越野,到11月前两周的三场全马:

  11月3日四川西昌马拉松,2:26,国内第一;

  11月4日广西马山山地马拉松,3:05,冠军;

  11月11日无锡宛山湖,2:28,国内第三。

  他承认最后这场成绩比较差,但计划就是这么跑,当作训练。其他几场虽然都拿到国内第一,但同样没有很尽力地跑,都是以赛代练,大方向都是在为上马作铺垫。

  周日早晨7点,决定性时分终于来临。

  管油胜这次虽然是A区出发,但因为起跑前10分钟上了趟厕所,位置不太靠前,过起点用了26秒。

  “如果前面跑得开,也许能进两小时18分,但也有可能跑崩;各占50%吧。”他说。

  三四公里过后,他追上处在第二集团的“大众组”高手牟振华和新疆队选手巴合塔尔·吾拉孜艾力。

  三人结伴同行。来到20公里处,他感觉“还可以往上走一下”,便独自加速向前。前半程大约用时69分钟左右,后半也差不多。

  后半程管油胜先后追上三名高手:27公里的边歧、29公里多的李伟(他跟了一小段)和40公里的杨定宏;黑人选手只超过一个(以2:21完赛、原本排名第16的埃塞俄比亚兔子)。

  至于国内第二李永远,他没遇见过,应该是一直跑在后面,最后也追上杨定宏。

  这是管油胜第二次进2:19,也是第五次进2:20,此前四次是:去年的金昌、北京和今年的厦门、武汉。

  回忆首战上马的经历,他认为整个过程还是很顺利、轻松的,但如果不下雨可能会更好些。

  相比自己跑过更多次的北马,他表示:“如果让我投票选世界第七大满贯的话,我会投上海。因为它从领物、赛道到完赛,整个体验都非常好,有一点大满贯的味道。”

  六大满贯他还没参加过,将来可能会先选择柏林、东京,去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他接下来的比赛,还有环雷公山超百公里三日赛(2全马+1半马);因为贵州本地赛事,肯定要去支持下。至于成绩,就没什么要求了。

  随后他会开始冬训——仍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威宁草海,为明年的赛季作准备。

  明年他打算少跑全马,可能10场就够了;重点放在半马,目标1小时5分,比目前PB快1分多钟。

  “我想把速度提上去,希望以后马拉松能取得更大的突破。明年希望马拉松能恢复今年的最好成绩;大方向是朝2小时12、13分走吧。”

  李芷萱:跃居年度并列第一

  和管油胜相比,荣获女子国内第一的李芷萱虽然参赛没那么频繁,但战绩同样辉煌。

  继去年上马首秀以2:35:42排名国内第二之后,今年上马前她还参加过以下几场全马:

  3月徐州马拉松,2:35:02,亚军;

  6月丽江马拉松,2:49:36,冠军;

  9月北京马拉松,2:31:56,第六/国内第二;

  10月成都马拉松,2:36:16,冠军。

  她也一直有伤在身:左膝盖疼(尤其下楼梯时),右脚足底筋膜炎,左脚跟腱伤。“这些伤一直都有,但已经跑得没感觉了。”她向笔者透露。

  由于和成马仅隔三周,上马前她的周训练量也比马拉松备战期间的200公里少;“一百六七十吧,反正很少;比完赛毕竟要调整一下。”

  比赛发枪时,李芷萱就站在非洲选手后面。去年上马国内第一、她的队友郑芝玲,今年因伤未能参赛。

  出发后,李芷萱和三名男选手一起跑,其中两人是为她领跑的上海体院队友,其中一个男孩多次给她当兔子,另一个是练竞走出身、第一次跑马拉松(后来掉队了);还有一个是在北马曾为她挡风的跑友(蓝衣)。

  她习惯性地没戴跑表,而三名男同伴的表数据显然都有问题。

  “我感觉到有点快,问:是不是快了?他们说:3分40,不快!我说:不能吧,感觉好快啊!怎么感觉这么累。”她回忆说。

  李芷萱比赛时不喜欢戴表,认为速度快慢自己差不多都能感觉出来。以前跑1500和5000米,更不用戴表了——场地上都有计时钟,而且教练都在看台上,喊谁谁都能听见。

  说起起跑前下小雨的影响,她感觉地有点滑:“南京路步行街好滑呀。我跟带我的男孩说:我鞋滑!他回答:我不滑!但还是慢了一点点。”

  她心想:要一直是这个路,我就死定了——去年跑过一次这里的她已经不记得,步行街赛段有多长;“我有点路痴,不记路。”

  前面他们一直比女子第一集团快,国内女子高手位置更是靠后。在8公里处第一集团终于追上来,直接呼啸而过,她也没跟。

  李芷萱没数总共超了几个黑人,因为“过一会儿就看见路边站一黑人,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她们是选手还是兔子。也没注意看——精力肯定集中在自己身上,不会顾及其他人”。

  她比较有印象的只有一个:30至35公里上桥的那段,在她旁边跟跑了一路,“呼哧呼哧”地喘气。

  “我心想:哎,你也累了?这时我也挺累的。我也没说要把她给超掉什么的,反正就一起跑吧。后来她就自己掉了。”

  还好前面太快没有导致她跑崩,尽管极点出现过好几次:“跑跑跑就会好累啊,累了就调一下。带我的人听到我的呼吸声有点不对,可能会慢一点。过一会儿就调过来,再接着跑。”

  “跑了一会又觉得,还是好累啊(笑)。累了好几次,一直在累和不累之间,前半程也有。”

  李芷萱中途只吃过一口能量胶,别人给的,那个男队友一直拿着。她没太敢吃,只是舔了一下,大概只吃掉十分之一。

  原因是当时天冷,她的胃很难受,一喝饮料就感觉有点岔气(饮料她没有自备,就喝赛会的)。

  最后两公里多,她觉得还有力气加速,只是胃特别难受,于是跟那个男孩说:慢点慢点!

  当时她想吐,但只得压着自己,担心吐了会更占用时间。“最后冲刺时,我没有特别努力的去冲一下,只是顺下来的那种跑。”

  和一年前的首马相比,李芷萱感觉这次稍微累一点,“因为去年跑得慢,也没有说要跑成什么样的成绩,自己心里也没数,反正就放松跑呗。今年可能想法会多一点”。

  而在上一场成马,她始终紧跟第一集团,因为感觉她们不快。赛前她也看过特邀选手介绍,知道对手实力和自己相近,不会跑特别快。

  “舒服的话我就跟,她们如果跑2:30的节奏,那么累估计我就不跟了。成都我没有打算跑很快,也没打算拿什么名次。”

  原因是成都的路不太好跑,都是坡。那次她没有出现极点,因为跑得慢,全程都不很累。

  对手自然会一直想甩掉她,“当然加速了,但是我也没有觉得很快”。

  直到最后100米,她才动了真格,发力加速。“因为我不想特别使劲地跑,跟就行了。到最后争第一第二的时候,当然要使一下劲儿、冲一下。”

  10月21日上海10公里精英赛,李芷萱也断送了一名非洲选手的冠军梦。其实那次她同样没打算夺冠,心里只是想:反正能跟住,就跟着跑呗。

  最后她又以百米冲刺绝杀对手。提起自己的冲刺能力,她说:“我之前不是练1500的嘛。”

  在上马跑出的新PB 2:30:20,使得李芷萱跃居国内年度并列第一——和辽宁队李丹的武汉马拉松夺冠成绩相同,好于宫丽华首尔马的2:31:05和何引丽北马的2:31:45。

  说起自己的国内排名,她的反应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啊。”

  这个星期天,她会跑杨浦区的新江湾城半马(和上海体院有关的比赛;她的半马PB是1:13:06,2017舟山),接下来会调整一下,准备进入冬训。

  5月底被内蒙古队开除的她,至今仍没有体制身份,因为队里不肯注销她的运动员注册,导致她无法转籍上海。

  在笔者看来,如此一位1500、5000米和马拉松三项实力均高居全国前三的24岁运动英才,上海应当想方设法大力引进才对。对此她倒是自谦说:“我觉得成绩很一般,还是差得蛮多的。”

  目前也有一些赞助商找上门来,她都让他们去找教练交涉,“因为对这些我不太懂”。

  至于明年开春要跑徐州(世锦赛选拔赛)还是重庆,她现在还不知道。

  而且前者属于体制内的,她还报不了名。就算报了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算大众组还是专业组的。哪怕跑进前三,没有单位的她能否出线也不知道,“反正先练着呗”。

  彝族学生高手碾者阿提

  今年上马还出现一个特点:本地高手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结果出现“东方不亮西方”的“西路军东征”现象。

  去年以2:24大幅PB、排名国内第三的华东理工大学体育教师李鹏,因为夏季训练过量导致伤病和厌跑,最终以2:25:47(仍是个人次好成绩)位居国内第八。

  “野蛮部落”掌门陈龙则因为右大腿根部伤上加伤,用3:20的平均配速跑到近24公里处弃赛。

  今年上马大众组(无运动员注册经历选手)的头筹,被分别来自四川和重庆的碾者阿提和赵浩拔得。

  碾者阿提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大四生,他属于在中国人口已突破千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

  昨天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他正在位于乐山市(小凉山)的家里过彝历新年:公历11月20日,总共过三天。

  他解释说,“碾者”是姓氏,“阿提”是名——小时候亲戚帮起的,没什么特别含义。

  他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因为这几年老家退耕还林,地都不种了,只能到工地上打些零工。

  由于他们姐弟三人都上大学,父亲经济负担相当沉重,一直在外面打工。

  阿提的哥哥姐姐也跑过步、拿过学校比赛第一名,但坚持到现在的只有他一个。

  他家附近有山,不太高,海拔1000米左右,但比较陡。小时候他在山上放过牛,也帮家里干农活,在体力上多少打下一些基础。

  初中时代的阿提开始参加学校运动会,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学生运动会,跑1500和5000米,只是不懂得系统训练,也没有得到专业的教练指导,“成绩很一般”。

  进大学他是高考考上的,不是体育生,他也没注册过运动员;“所以我速度方面挺差的,耐力可能稍微好一点。”

  2015年他大一时,看到有个半马就直接报名,还没有什么概念的他没怎么训练就去参加,跑完感觉还可以,1小时16分。后来又跑了几场半马。

  2016年西昌马拉松是阿提的首马,赛前他也没有系统训练、没拉过长距离。

  “节奏完全是乱的,前面跑得太快,到33公里就撞墙、抽筋,只跑了2小时59分多。”

  他第一场比较满意的全马,是2017年3月的成都双遗马拉松,成绩是2:41,国内第一。

  他说自己赛前还是基本上没什么跑量,只是平时参加一些跑团小活动。“那次是因为没有什么国内高手参加,捡漏嘛。”

  2017年北马,阿提以2:33:33第一次跑进马拉松一级(2:34)。

  8月初知道要跑北马之后,他终于开始稍微认真一些训练:8月份跑量还只有两百多,9月就达到三百多。

  去年11月初的西昌马拉松,他当作训练跑,用时2小时40分。他把重点放在第二周的家乡乐山马拉松。

  “那场我拼尽全力,第一次跑进2:30(2:29:13),第二/国内第一。参赛的几个黑人水平一般。”

  12月广州马拉松,阿提再次大突破,跑进2小时25分(2:24:59)。

  这次上马他没中签,拿的是赞助商怡宝的名额,A区出发。

  出发后,他发现跑表GPS漂得厉害,数据完全没法看,好在有人作伴:从第1公里开始,他就跟着“重庆一哥”赵浩,两人凭着感觉跑。“他的节奏、步频很稳,跟着很舒服。”

  一起跑到二十多公里,赵浩拉肚子找厕所去了,阿提只得单飞。29公里多上桥时,女子第一集团追上来,他跟了一阵,跟跑出3:15的配速。

  折返点上桥处她们加速,在32.5公里补给站,他拿了一杯水,女子第一集团就跑远了,再也追不上。

  阿提不得不再度自己跑,有一段掉速严重:“前面上桥本身就很难跑,她们还跑变速,节奏被带乱了。”

  一个人跑感觉累很多,加上后程有些逆风、折返也挺多,他体力也有些下降——上海是他的连续第五场比赛,前面是长沙、成都、杭州和“双十一”乐山半马。

  最后几公里,他没有和谁比拼过,只是跟自己跑:“前面跑到10公里点时,就感觉今天自己的状态很有希望PB。到三十多公里知道肯定PB了,尽量能提高一点是一点。”

  “上海能跑出这个成绩,自己还是很惊喜的。希望经过好好冬训,明年更进一步。”他总结说。

  下月的广马他不打算再去,改为跑深圳,但不指望能有上海的表现:“这次确实是拼尽全力跑的,状态也很好,成绩还是挺满意的。”

  阿提认为,自己进步神速的原因之一,是七八月份到昆明呈贡训练过一段时间,几个朋友一起,大家互相带。

  7月他跑量创400公里的纪录,8月份因为回了趟家,又少了些。平时跑量基本都在300公里左右。他承认相对其他成绩差不多的人,自己跑量算比较少的。

  9月北马他没跑好,因为是忍着右小腿的伤跑的,回来养伤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十月份。上马跑完这两天,他右腿又有反应,只能继续调整。

  另一个原因是,上马前几场比赛——长沙、成都和杭州,他虽然都没敢尽全力跑,但还是有强度的,重点都是跑前半程,在杭州还负责带队友,后半程就放了。

  阿提现在月跑量只有300出头,“希望可以慢慢加上去”,训练时也“跑得挺慢的”。

  比赛前他会每周练一次节奏跑:用3:25左右的配速,跑上15公里。

  间歇练得不多,可能赛前的周三跑一次,例如上马前两公里3个(每个约6分15秒),1公里两个(约3:05),最后冲3个200米(约30秒)。

  “我速度挺差的,自己跑比较慢,在昆明大家互相带会好一些。但是那里海拔高,训练还是很有反应的。”

  长距离也不太多。如果周末没比赛,会跑一个半马到30公里。

  今年冬训他不会在四川,可能会跟怡宝队的周其祥等队友一起练。

  “重庆一哥”和旅美“业余一姐”

  “重庆一哥”赵浩今年成绩提升惊人,一周前刚在宜昌以2:21:36大幅PB,这次又在上马收获大众组第二。

  他告诉笔者,自己也是第一次跑上马:“之前 三年都没中签,这次能参加非常幸运。对2:23的成绩非常满意。”

  在起点看到很多高手,他感到特别兴奋,但他的比赛过程也出现一波三折,因此并没有特别尽力。

  首先是在起点跑表搜星没有成功,“各种漂”,只好按自己的节奏跑,和碾者阿提一起。

  他们10公里用时33分十几秒,半程70分十几秒。“这个节奏让我们俩感觉非常舒服。”

  可惜好景不长。可能因为早饭吃错东西,到二十多公里他开始肚子不舒服,一直忍到27.5公里,才找到一个移动厕所,进去上大号,几十秒又冲出来。

  此时女子第一集团已经跑远,他只好自己一人开始“佛系跑”。

  除了闹肚子的缘故,在宜昌PB之后,他体能尚未完全恢复,20多公里后肌肉有些疲劳;30公里后追上牟振华,看到他也放了。

  “我觉得PB以后,不适合间隔时间太短,又参加一个大强度马拉松,所以后面放一点,还是非常明智的。”

  跑到三十多公里,他真正开始享受比赛。折返时很多人叫他名字,他还和很多不认识的跑友击掌,观众也呼喊热烈。

  “38公里以后一路笑着跑完的,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还好跑得快,没淋到雨,否则就要被淋惨了。”

  女子大众组最快的头衔,则被留美学者刘子杨夺得——继北马之后的又一次。

  她告诉笔者,自己和北马一样,这次也是清晨5点半就到起点,因为担心站在后边会影响节奏,而且上海道路又窄。

  遗憾的是,最后进体育场前的高架桥底下,她被浙江大学体育生潘红超过,只能屈居第四。

  “她从后面上来,速度很快,我没追上。还是蛮期待在上海站上领奖台的。”

  刘子杨分析说,主要是最后10公里自己掉以轻心,折返时没注意有女选手;不过对方肯定是前面没跑开,出发更靠后,否则应该会更快。

  一直心系“我要跑奥运”活动的她感慨道:“回来挺累的,又不能按精英参赛,两次都要托人办理A区。不过也要适应适应,毕竟要代表中国比赛。今年和几位业余高手PK一下也有好处。”

  听说国外比赛可以算成绩,她打算明年安心训练,在美国比两场,专心备战2020奥运预选赛。

  最后说说上马为什么出现破三人数井喷。个人认为,和去年无锡马拉松打破中国马拉松破三人数纪录一样,这也是阴雨天的帮忙。

  另外,上马新设国内选手特别奖,也增大了对国内高手的吸引力。

  中国破三纪录今后还会继续“风水轮流转”么?未必:由于上马的季节更合适,加上它的一线城市地位,这顶桂冠最终也许会就在这里长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