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在這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位教授問學生:爲什麼人生氣時要吼?

一個學生說:因爲不冷靜。

教授又問:爲什麼即使那人就在你身邊,還要吼呢?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卻沒有一個滿意答案。

教授最後解釋說:人在生氣的時候,心的距離會拉遠。爲了讓對方聽見,才必須吼。但吼的同時,人會更生氣,心距離更遠,所以要更大聲地吼。

是的!越是生氣,便越是大聲,可是心卻離的更遠,彼此也就更對立。

這個故事告訴正處於親密關係中的你:分得快,不是因爲秀恩愛,而是因爲一旦產生矛盾時,雙方無法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大聲吼叫和爭吵只會讓對方聽不清你的真實想法,從而無法做到有效的溝通。

02

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另一半對於我們來說是親近的人,很多人都認爲親近的人就應該能懂自己需要什麼,以至於我們認爲對方無論何時都應該是最瞭解最支持我們的。

一旦對方不能點對點的和我們達成一致,就覺得對方不在乎自己,如果對方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就會用一些不好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這都是因爲我們對親近的人期望過高,只是有時侯我們本身並沒有意識到。

例如會用一些帶有侮辱性的詞語來懲罰對方的不理解。

但其實這是不現實的,就算是我們自己也並不能夠事事理解和支持親人的需要和想法。

憑什麼對方要接受你的呢?

其實伴侶之間如果能好好說話,可以增添不少情趣,還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不是說對方有錯不能提出,溝通最重要的不是講道理,論對錯,是交流彼此的情緒、感受。

03

同時,這個故事還告訴各位家長: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壞情緒。情緒越失控,心離孩子越遠,教育效果也就越差!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爲了讓孩子明事理,懂是非,爲了讓孩子能激發自身的能量,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願所有以前喜歡靠吼、靠罵等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在日後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調低自己的音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讓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靠近,唯有如此,才能讓對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讓孩子更全面、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錯誤,然後作出反思並改進。

來源 | 微信公衆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