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區省市

陝西省商洛市

二、園區等級

省級

三、園區簡介

商洛市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是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家省級循環工業園區,跨商州和丹鳳兩個縣區,西起商州區劉灣南秦河,東至丹鳳縣商鎮老君殿,南起滬陝高速公路,北至312國道北邊坡垣及沿丹景公路至洛南縣界,長75公里,平均寬1.3公里,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涉及6個鎮(辦事處)、約8萬人。2009年5月13日正式揭牌成立,隨後又在國家關天經濟區中得以確認。商丹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實行合署辦公,管委會享有市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先後被省政府授予“陝西省新型工業化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基地”、“陝南循環發展示範園區”等稱號,榮獲“陝西省園區建設先進獎。2016年8月在商丹園區的核心區14.5平方公里,經陝西省政府批准成功創建陝西省商洛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四、主要產業

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現代材料、現代醫藥4大主導產業

五、現有企業

比亞迪、陝西有色、陝西延長、陝西堯柏、陝西能源等企業集團

六、園區招商方向

綠色食品、現代服務

七、園區優惠政策

一、投資範圍及方式

1、凡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的投資領域均向縣外客商開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限制性“門坎”和實行行業壟斷。

2、客商可以貨幣、實物、技術及其它財產權來我縣投資,自主選擇經營範圍和經營方式。鼓勵和支持外來投資者購買、兼併、承包、租賃、參股我縣國有、集體和非公有制企業。

3、境內外、縣內外投資創業者在我縣興辦的項目,按投資規模享受本政策規定的各檔優惠待遇。

二、土地政策

1、外來投資企業用地,可以通過出讓、租賃等方式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工業用地50年,商業、服務業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在土地出讓期限內,可依法轉讓、出租、抵押,使用期滿後,使用者可以優先續期。

2、從事農產品加工及農業資源開發的項目,可實行土地租用。項目建成投資後,客商要求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可按有關規定徵用土地。土地出讓金按規定一次性交清的,返還投資者10%。

3、投資興辦商貿流通服務業項目,土地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用地,在繳清辦理徵地手續必需的省、市級規費外,其餘縣留部分減半繳納。

4、客商投資建設公益事業項目(如學校、醫院等),可先租用後出讓,租金、出讓金以同類地價最低標準收取。

三、規費政策

1、工業項目審批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各種行政性收費,除了必須上繳市、省、中央財政部分外,地方性收費項目及中央、省、市覈定收費項目中的縣留用部分,全部免收;工本費用,經物價部門覈定,按覈定最低標準執行。

2、凡屬於行政事業性收取的審計、評估、驗資、公證等費用,可在最低標準下予以收取;變更工商登記、產權登記、稅務登記、地籍登記等只收取工本費。

四、財稅政策

1、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自投產運營之日起,企業所得稅縣留成部分,前三年由縣財政按30%標準獎勵;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企業所得稅縣留成部分,前四年由縣財政按40%標準獎勵;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所得稅縣留成部分,前五年由縣財政按50%標準獎勵。2、購買、租賃國有、集體企業生產經營,投資額分別超過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的,新增企業所得稅部分可以參照上條政策所規定的檔次標準執行。

3、投資從事種植、養殖業等農業企業,自經營之日起,企業所得稅縣留成部分,前五年由縣財政按50%標準獎勵。

4、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耕地佔用稅地方留成部分減半獎勵給投資人。

5、凡投資興辦的高新技術工業項目,除享受一般工業生產性項目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外,在省級以上科技主管部門批准認可的有效期內,企業所得稅縣留成部分,由縣財政按上述有關政策獎勵。

6、新辦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除享受以上優惠政策外,自投產之日起,第一年由縣政府按企業實際上繳增值稅縣留成部分全額給予獎勵,後兩年按50%給予獎勵;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下(含500萬元)的,自投產之日起,兩年內按企業實際上繳增值稅縣留成部分的40%給予獎勵。被科技部門認定爲國家級高新技術項目的,五年內按縣留成部分50%給予獎勵。

八、園區管理部門

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管委會

"1+N合作"

經濟帶網(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贏”的原則,誠邀國內外各級政府機關、商會協會、科研機構、高校院所、新聞媒體、企業單位、投資經營創業者等各類優質資源共同參與、各展所長,形成基於市場機制的多樣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機制,建立以經濟帶網數據中心爲主體,共享資源、共謀發展,更好地推動經濟帶沿線:智慧城市平臺建設、產業鏈型平臺開發、地方產業經濟宣傳、產業供需數據分析、項目產品宣傳推廣、入駐園區招商對接、商務金融服務對接、戰略學術研究等工作大發展。

合作方式

---資本合作 ---授權合作 ---產品合作

---技術合作 ---數據合作 ---市場合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