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俗语看似简短,其中表达的寓意却很深厚,它们是农村生活中无需约定就自然而然形成的风俗习惯,反映的是农村人民常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就是一句这样的农村俗语,它所要表达的内涵和过年前后的各种行为息息相关。新的一年就要到了,赶紧来了看一看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究竟有哪些含义吧?

  爷爷奶奶常年在农村居住,每每到了过年他们就会提到“腊月忌尾,正月忌头”这句话。为了迎接新年,让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运气和征兆,村民们在做很多事情时都会有所忌禁。刚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听奶奶介绍后才发现里面居然会有这么多的讲究。

  所谓腊月就是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很多人也把它称之为“岁尾”,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月份中,村民们自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讲究。在村民们眼里,有了这些讲究,旧的一年才会被安安稳稳的送走,新的一年才可能顺顺利利的到来。记得小时候在村子里,每年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传统风俗就是祭灶了。祭灶的时候,村民们会通过宰猪用猪肉来祭拜,“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这句诗正是对这个很具有象征意义场景的真切描述。

  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还会有蒸馒头的习俗,蒸馒头时也有许多地方是需要注意。奶奶每年这个时候蒸馒头都会非常小心,不能让馒头上有一点裂缝,否则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就会遇到不顺。为了顺利迎接新年,村民们在说话时也是有所禁忌的,对于一些预示不好的词语大家都闭口不言,否则会影响到新一年的运势。比如像“死”、“走”、“烂”等偏消极的字词,都要有所避讳。

  而“正月忌头”就是说在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在说话做事儿上也是要有所避讳的。想要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村民们在新年伊始一定要忌讳的事情就是说些不吉利的话了。相反,多说一些充满希望的年话,多一些美好的憧憬才能把年过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扫地也是新年当头最忌讳的事情了,否则人们最为期盼的财气就会在无意中被扫光。

  还有一个最大的禁忌就是关于吃饭的,过新年大家在一起吃饭一定要遵守的原则就是必须等菜下齐了才可以动筷子,必须等长辈们先动手才可以一起吃。这样不仅是对长辈的尊重,还预示着整个家庭在新的一年能够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生活,否则就会影响到大家的相处,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糟。

  “腊月忌尾,正月忌头”这八个字虽短小简单,所表达的内涵却很丰富有韵味。这正是农村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象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的憧憬之心正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