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帶節奏”的專注,是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蔡不蔡

坦白說,我很喜歡寫東西,是熱愛。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份熱愛不見了,急功近利地想寫出某個閱讀數的想法,大於表達真實意願的心情。

“是不是能寫成管理的?是不是能提供解決方案的?是不是能讓閱讀量高一點?能不能從數據分析上找到一些取巧的辦法……”

諸多雜念。

我的老領導M老師說,怕我術大於道,我以前不以爲然,現在看看,我還是太年輕。

因爲找到某個糾結已久問題的答案而彷彿探尋了祕境的快樂,寫着寫着能讓自己釋懷和喜悅的感覺。一心一意。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我想不只是我,應該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自己,因爲專注讓我們給了自己足夠的確定感。梁寧說,確定就幸福,不確定就不幸。深以爲然。

關於幸福感,答案很多。《心流》這本書的作者米哈里提供的一個思路是“心流”,他認爲,當處於“心流”狀態時,人是最幸福的。

心流就是我們專注做一件事時,那種全神貫注、沉浸其中的忘我狀態。

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注意力都在當下的那種忘我,幾乎讓時間都願意從它殘忍又偉大的手裏給我們一些寵愛,這時候你可能會感嘆:

時間帶走一切,“全神貫注”帶走時間的時候。

01

“一心一意”難,

被“帶節奏”容易

有人說,今天是一個機會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處處有機會就意味着處處有競爭,越是開放的市場,越是需要專注力。

捫心自問:是什麼拿走了我們的專注力,又讓我們這麼不快樂?

一個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當手機不在身邊的時候,約有六成的被訪者就會有強烈的不安。

“正念訓練(類似於專注力訓練)”創始人卡巴金說,我們處在“持續性部分注意”的時代裏,常常一邊看手機一邊工作,而這實際上大大降低了心力的使用效率,這種“一心二用”或者“一心多用”就是很多人的日常。

時代發展快、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大環境過於碎片化,加之我們與生俱來的攀比心理,同事升職加薪了、同學買房買車了、同行上市敲鐘了……這些可能都是我們不夠專注的原因。

但,這些真的是理由嗎?

不妨自問1:到底是環境跑來湊熱鬧、還是我們容易被環境帶節奏?

被帶節奏之後,人容易焦慮。

其實焦慮不是痛點,焦慮只是一種狀態或者情緒,焦慮背後的原因纔是痛點,項目完不成、客戶的要求達不到、買不起房、供不起車、沒能力送孩子去國外讀書、養不起老等等,這些纔是。

爲了少痛一點,我們上進、努力、訂小目標,想要趕超父母老去和孩子成長的速度,但這時候最容易“急功近利”:

愛情裏急於得到對方的肯定、工作上期望得到快速賞識和晉升、希望毫不費力地碾壓同齡、家人面前又想以最快速度扛起養家戶口的重任……

所以這個“急功近利”是打引號的,若用積極心理學的方式,這裏可以說成是上進心。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急功近利”是上進的你必須要承擔的痛苦。

照理說,上進更需要專注,但往往事情不是這樣。越是上進,越是期待結果,越是想超越過程,所以就更加煎熬、焦慮、煩躁,這些情緒一旦起來,心力怎麼可能不打折扣?

說白了,分心了。

那麼,自問2:被大環境帶節奏後,我們是不是又很容易被“焦慮”帶節奏?

除了環境和焦慮,還有一個重要原(借)因(口),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不專注,拿當下的自己沒辦法,就怪罪到“習慣”上,說“我就是這樣”,“這是多年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陋習、一時改不了”。

那麼,自問3:真的是專注不起來,還是被所謂的“習慣”帶了節奏?

我們真的太容易被帶節奏了:

容易被快速又碎片化的時代帶節奏,被手機等電子產品帶節奏,被周圍人、“同齡人”帶節奏、被焦慮帶節奏、被習慣帶節奏……

可是我是個能思考、能判斷,主觀能動性很強的人啊,正是因爲有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的專注才顯得更有意義不是嗎?

爲何不能嘗試不被外界帶節奏,有自己的節奏呢?

02

如何不被帶節奏,

專心致志地做事?

上文說了,我們容易被環境帶節奏,那怎麼辦呢?換個環境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1) 換個環境,像高考一樣“不由自主”地全力以赴

清華大學管理學寧向東教授,給出的建議是自我評估並主動創造環境:

·請你留意一下,你有多少時間是處於一種專注狀態的?

·接下來評估,自己經常會在什麼事情上處於這樣的狀態?處於這樣的狀態的事情是不是很有意義?是不是在工作?而你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經常會被什麼樣的事情打斷?

·如果評估完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你就要想辦法努力創造一個能夠進入到這種專注狀態的機會。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給自己找一個環境,讓自己能夠在指定時間裏、在這個環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務。

寧向東教授認爲,高考就是典型的在指定時間指定環境完成特定任務的例子。而高考的時候其實也是我們心力使用最有效率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找到類似高考的環境。

按照這個辦法,我們可以嘗試主動與老闆定一個截止時間或者某個項目的KPI,利用團隊的外部壓力成就自己的專注程度。

對待時間,不要寄希望於明天,今天改變不了的事情,明天也改變不了,也不要寄希望於加班,上班做不完的,加班照樣會拖延。給自己一個工作時間,告訴自己你只有這麼多時間,你沒有更多,必須全力以赴。

2)利用焦慮,把自己裝在盒子裏

其實上面這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利用了“窄化效應”。窄化效應是說短期偏好出了問題,關注於某一個“點”,而無法看到這之上更大的“面”。

這麼說吧,當眼前有非常緊急的事情要去處理,這時候注意力集中在馬上要出的報告、明天要交的數據、2個小時以後要做的演講上時,這些就是單個的“點”,這時候誰跟你說“點”之上還有“線、面、體”,你可能顧不上。

但顧不上有顧不上的好處,因爲窄化效應,你當下大幅提高的專注度,對完成目標來說,是極大的助力。

紀錄片《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裏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叫梅根安格曼的姑娘第一次參加戰鬥,儘管之前有過練習,但當下她感到“腎上腺素飈升、十分緊張。”

紀錄片《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中的梅根安格曼,

圖片來自愛奇藝APP截圖

這種情況就是一種窄化效應,安格曼說,“很多人都會用一句行話——說你在你的盒子裏,意思就是儘量不要被其他的附屬任務分散注意力”。

安格曼只有29歲,她所在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這架飛機上裝載的火力,足夠摧毀幾個街區,如果這時候,不全神貫注去準備好飛行、並認真思考接下來要做的事,確保不遺忘任何東西,出了問題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和安格曼一樣的飛行員,就會有意識地 “把自己裝在盒子裏”,讓自己儘量隔絕外面的雜音,讓自己達到非常專注的地步。這些飛行員當時不焦慮、不緊張嗎?不可能,但是他們“把自己裝在盒子裏”,充分地利用了焦慮、達到非常專注的程度。

這時候,就像日本的劍聖宮本武藏說:“即使面對千軍萬馬,你要斬殺的其實只有你對面的一人。”

3)改變習慣,從在乎開始

不夠專注,其實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狀態,再往下挖,一方面是習慣使然,另一方面是不夠重視。

想想我們在高考考場上,大部分人哪怕就是不會,也不敢太敷衍了事;或者面對喜歡的人,因爲你重視,所以能特別專注地捕捉信息,人家偶爾一句話你可能都當成聖旨。

所以不要太擴大“習慣”的影響力,當我們確實把一件事提到“在乎、重視”的程度時,新的習慣就會隨之產生。

在乎、重視可能源於喜愛、也可能源於危機感,但不管是哪一種,對一件事情的誠意越大,做好它的可能性就越大。至於具體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第一,設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要具體。

阿里巴巴的一位金牌銷售,也就是後來的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說,一個人的成就,不會超過他設定的目標。

目標很重要,但比目標更重要的是達成目標,小馬宋說,許多工作無從下手,就是因爲目標過於宏大且不具體。“如果美國政府的目標是成爲航天技術領先的國家,就不會又不太具體的行動,但是如果特朗普說,我們要在2020年前再次登月,這個目標就很具體。”

再比如健身,“每次盡力做”就不夠具體,“今天做6個動作,每個動作做4組,每組12次,組間休息30秒”,就是清晰的目標。

第二,實在鑽不進去,能丟就丟。

確實努力專注的部分,卻怎麼也鑽不進去,有可能是你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專注對象的問題,勉強是不會有幸福的,對生活、工作都是一樣。

我寫稿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非常喜歡的故事,很想寫但是和當下的主題又不搭,棄之可惜食之無味,還佔據着大腦空間和注意力,非常雞肋。

後來我遇到這種雞肋的情況,我就直接刪掉。以前的認知是,留在素材庫裏可能以後還有用,現在的做法是,就當完全沒見過,陌生人。這麼做以後我輕鬆多了,“不惦記着”的感覺很好。

駕馭不了,鑽不進去,就丟掉,然後把精力放在特別能激發你、讓你情不自禁更專注的地方。那樣你的專注力才能更有價值。記住,有些事情不值得死磕。

第三,多給自己即時反饋。

羅輯思維介紹了一個有趣的調查,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容易獲得心流體驗。

因爲外科醫生能獲得即時而持續的反饋——骨頭有沒有接好、傷口是否還流血,整個過程都有明確的指標;而內科治療,很難通過某個病症確診病人是什麼病,是否診斷正確也要花一段時間觀察。

反饋的意義在於持續的獎勵機制和動態的把控,因爲見到小目標的實現,我們容易被激勵,也因爲持續不斷地糾錯,前進才顯得更踏實,激勵和進步,讓我們覺得更值得,也幫我們更專注。

最後

我還是很喜歡專注的自己,我想你也是。我不想一事無成,我必須專注,但比這個理由更充分的是,專注能讓我在慌亂的世界裏,感受自給自足的幸福感。

專注不是目的,幸福感纔是。

如果不能嘗試做些改變、獲得心流,恐怕我們很難體會持久的幸福感。

那麼,祝你嘗試改變並更加專注,越來越幸福。

【參考文獻】

1.《爲什麼有的人幸福滿滿,有的人卻活得異常無趣?》@羅輯思維公衆號

2. 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認知能量|減少心力的流失》 @得到APP,作者:寧向東

3. 《心流》中信出版集團,作者:[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