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小時候家門口、田野上、菜園子裏,到處都有的那些野草,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在鄉下幹農活的時候,要除草,或者去收豬草。有些雜草年年長,也是田裏的常見的雜草,不過有些很多鄉村人還叫不上名。

今天,帶你“走近科學”!

車前草

在寧化農村常見的車前草,本地話叫“車亭子”看起來非常普通,也經常被人忽略,其實這種草全身都是寶。藥用價值極高,具有清熱明目、利尿祛溼的功效。

很多農村老漢得痛風都是摘點車前草回去煮水喝,通過排尿來降低體內尿酸,可以快速止痛。

紫花地丁

湖畔草坡,黃土灌叢,田野荒間,河岸沙地到處都可見它們的身影。在農村,紫花地丁更多地被人用作爲一種植藥,因其適應能力極強,不擇土壤,耐陰耐旱,造就了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但凡有人在夏季被毒蟲咬傷或者疔瘡癰腫,家人往往可採新鮮的植株搗汁外敷患處,隔天便可褪去癰腫。

紫花地丁花期較長,每年的春末至夏末都是其繁盛生長的時候。長成一片紫色的花田,在春天裏也是一道迷人的風景。

蕁麻

蕁麻的生存能力很強,因此田間小道、草坡、溝渠邊、田埂,甚至大道旁、房前屋後,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的外形也非常好辨別,色澤鮮豔翠綠,身披絨毛。

蕁麻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和農作物,可供纖維、食物、藥物和優質飼料。蕁麻的莖皮纖維韌性好,拉力強,光澤好,易染色,可作紡織原料,或制麻繩、編織地毯等。

龍葵

今天終於知道小時候經常在路邊看見的小黑球、野葡萄,學名叫龍葵草。

龍葵草是一種中草藥。它性寒,微苦,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血、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痢疾、喉痛、疔瘡等症狀。因其含有龍葵鹼,具有毒性,小夥伴們還是不要喫了。

何首烏

豬草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是一種綠色藤類植物。可不要聽它的名字“豬草”,就以爲是用來餵豬的,那可是大錯特錯了。換一個叫法,豬草就是大家所說的何首烏。這個名字朋友們應該不是很陌生了。

何首烏是一種知名度比較高的植物,因爲它的藥用價值高,具有安神、活絡、養血、解毒、消癰等功效,可用於強筋骨、補肝腎、烏白髮、心悸、失眠等。

野薄荷

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見過這種野草,生長在路邊、屋前屋後或草叢中,把葉子採摘下來,揉碎後散發的青氣芳香薄荷味道,聞起來讓人神清氣爽,平時可以泡茶喝或做爲鮮菜食用,喫起來清爽可口。

要是感冒了,拿點薄荷葉揉碎塞進鼻子裏,能暫時緩解鼻塞狀況。在鄉下會被人當雜草鋤掉,殊不知野薄荷也是一味好藥材。它全草可入藥,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皮膚風疹搔癢等症。

艾草

在農村艾草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它是菊科蒿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被稱爲“艾蒿”。

艾草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在夏季人們採割曬乾後,用它來燻蚊子。在端午節前後,正是蛇鼠蟲蟻最多的時候,人們會放一把艾葉到家裏,以“驅毒”。

苦菜

苦菜主要生長中一些農村野外的路邊潮溼地及田邊,是一各極爲常見的草。不知你是否有見過呢?

在以前農村很多農民在窮苦的日子裏,由於家裏窮,不得不挖苦菜充飢。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喫這種野菜,主要的喫法就是採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淨,油鹽調食。可用來拿來炒菜、醃漬、做湯、包餡,喫起來味道鮮美微苦。

觀音菜

觀音菜也被叫做紅貝菜、紅鳳菜、紫背菜、觀音莧等,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生命力頑強,一點水就能長。

觀音菜有很多種做法,可做湯,可葷炒,柔嫩滑爽,風味鮮美別具一格,炒出來的湯是紫紅色,據說可以補血。

地棉草

在農村的地上會有各種雜草,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一種趴在地上的小草,葉片非常小,藤蔓交錯的鋪在地上。

如果用手掐斷它,會流出白色的汁液就像奶漿一樣,所以農村也叫做“奶漿草”。

馬齒莧

春夏交接之際,幾場雨之後,菜園、田埂或是路邊的空地上,經常會發現一叢叢有着紫紅色莖幹、橢圓形葉片,開着細碎小黃花,捏上去肉呼呼的植物長得很茂盛,一節一節的,掰斷後還會流黏水。

越到酷熱的夏天,馬齒莧長得越是旺盛。這多虧了它那肉質的莖葉,能夠儲存大量水分,因此耐旱能力很強。正值百花喑聲時,它卻熱情綻放。

一叢叢馬齒莧頑強生長,洋溢着生的喜悅。此時,馬齒莧的莖葉豐滿,最讓人食慾大動了。

酢漿草

在鄉下的菜園子裏,長最多就是這個植物,如果不連根挖來年又會長出來,而且這個也會經常拔回家餵豬。它的葉稈子時酸的。

現在有許多人因爲酢漿草好養活、顏值高,把它放入盆栽裏養。盛花期時,滿地的顏色各異的花朵,視覺效果非常壯觀。於是酢漿草也逐漸收到愛花人士的青睞。

積雪草

積雪草,又叫銅錢草,在農村隨處可見。但是在鄉下積雪草被叫做“乞食碗”,一般用於擂茶的原料,有清火化瘀之效。

以上這些農村常見的野草你都知道嗎?

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還有哪些野草是小編沒提到的,你也可以告訴小編,大家一起長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