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發佈消息,“截至2018年南疆地區已探獲氧化鋰資源量200萬噸以上,平均品位1.5%,預測300米以淺氧化鋰礦資源潛力500萬噸。同時,礦牀還伴生有鈹、銣、銫、鈮鉭等稀有金屬。”

鋰有“白色石油”之稱,是生產高科技設備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必需成分。近年來,由於可充電鋰電池在電子設備市場上被廣泛應用,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電動汽車、電網存儲等領域。尤其是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鋰資源需求量保持着持續快速增長的狀態,世界各大鋰生產國正在盡最大努力滿足不斷增長的鋰需求。

一、新發現兩類鋰礦

西崑崙大紅柳灘一帶,目前已發現2000餘條偉晶岩脈、8處鋰鈹礦產地。目前已探獲氧化鋰(鋰輝石)資源量200萬噸以上,是我國在西崑崙成礦帶發現的首例超大型偉晶岩型鋰礦。

該礦平均品位1.5%,伴生鈹、銣、銫、鈮鉭等。基於大紅柳灘地區9個圖幅1∶5萬地質、化探、遙感資料,在開展系統資源潛力評價後,共圈定55個最小預測區,預測僅300米以淺的氧化鋰礦資源潛力就達500萬噸。

除此之外,在在鋰礦帶南部30公里處又現了3處苦水湖滷水型鋰礦,面積累計570平方公里,累計探獲滷水型鋰礦156萬噸、遠景200萬噸,氯化鋰平均品位687毫克/升,硼礦117萬噸,氧化硼平均品位908毫克/升,鉀礦861萬噸,氯化鉀平均品位0.47%。

兩類鋰礦已探獲資源儲量達356萬噸,還有進一步增儲的空間。

二、南疆礦產資源

1、種類多,蘊藏量大

全國已發現的162個礦種中,新疆有122種。有60種已探明瞭儲量,其中燃料礦產4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35種。

國家礦產儲量表中居首位的有鈹、白雲母、鈉硝廠、陶瓷土、長石、蛭石6種;居第二位的有鋁、自然硫、冶金用際石英、毒知石、化肥用蛇紋石、膨潤土、水泥用大理石;居第三位的 有鎳、鑄石用輝緣;居第四位的有煤、石油、菱鎂礦、鉀鹽、石棉、水泥用頁岩、水泥 用泥岩;居第五位的有天然氣、銫、玻璃用脈石英;居第六位的有鉍、鉭、磚瓦用粘土;居第十位的有鈮、硒、玻璃用砂。

此外,鹽、釩、欽、銅、鐵、金等都有較高的儲量。

2、成礦條件好

據研究和成礦預測,新疆成礦條件好,資源總量大。礦產遠景大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金、銅、鉛、鋅、石棉、鹽類、膨潤土、石灰岩、蛭石等,這些大多是國內急缺或重要的礦產。與新疆比鄰的國家對比,在32個成礦區帶中有16個延入新疆境內,如有世界馳名的阿爾泰有色金屬成礦帶等,找礦潛力很大。

3、優質礦多

新疆動力用煤質很好,其他礦產如耐火級鉻鐵礦、和田白玉、蛭石、白雲母、石棉、膨潤土等質量都很好。

三、南疆著名“大礦”

1、火燒雲鉛鋅礦

和田縣境內火燒雲一帶的鉛鋅礦區全景。圖:張琰李曉磊

2016年,新疆地礦局宣佈: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境內火燒雲一帶,發現一處資源儲量近1900萬噸的世界級超大型鉛鋅礦。這也是目前我國資源儲量最大的鉛鋅礦。

據介紹,火燒雲鉛鋅礦具備厚度大、埋藏淺、品位高等資源優勢。礦區面積達6.6平方公里,位於海拔5500米以上的崑崙高原“無人區”。

2、瑪爾坎蘇優質錳礦

2016年10月,新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披露,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木吉鄉西崑崙瑪爾坎蘇一帶新發現石炭系穩定含富錳礦巖系,優質錳礦資源量達3000 萬噸,平均品位 35%左右。

西崑崙瑪爾坎蘇地區沉積型優質富錳礦帶含礦層位穩定、厚度較大,品位較富,國內少見,顯示出區內積型優質富礦巨大的找礦潛力,有望成爲我國北方最重要的優質錳礦資源開發基地,其錳礦資源開發項目運作實施,將爲中國在錳礦市場的定價權爭取到一定席位。

四、南疆有望行程多個大型資源勘查開發基地

10餘年來,新疆南疆地區基礎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程度大幅提升,地質找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發現了一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大型-超大型礦牀,有望形成火燒雲-大紅柳灘鉛鋅鋰礦、瑪爾坎蘇錳礦、烏拉根-薩熱克鉛鋅銅礦、塔什庫爾幹鐵礦等多個大型資源勘查開發基地。

2016年~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按照“計劃-工程-項目”的業務佈局,在南疆地區地質調查工作共部署實施了二級項目20個(含部分工作內容項目),資金累計超過4億元。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基礎地質調查、能源礦產地質調查、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城市羣綜合地質調查、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等。

南疆地區四地州是國家級深度貧困區,通過礦產資源、能源調查,建設大型礦產資源基地能夠有效促進產業經濟發展,帶領南疆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轉自礦業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