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那麼多音樂會,

我寧願把時間用在練琴上。”

樂癡

最近王思聰頻頻引發熱議,

連非凡君也忍不住圍觀、好奇,

這一翻他的微博不要緊,

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神祕女人。

朱曉玫,

“真正的鋼琴大師。

她演奏的巴赫,驚爲天人!”

不用手機不上網不接電話,

從不宣傳自己。

60多歲還沒有華麗的演出服,

爲了練琴給別人做家務歷盡艱辛。

這樣一位鋼琴大師,

非凡君怎麼從來沒聽過?

迫不及待去查資料,

簡短的介紹裏,

一句話引發非凡君無盡好奇:

“一位目前不爲人知,

低調而有實力的中國鋼琴家。”

到底是何方神聖,

她又有着怎樣不爲人知的傳奇?

朱曉玫,

20世紀50年代生於上海的藝術家庭,

從小在音樂方面天賦異稟的她,

8歲就在北京的電臺中演奏鋼琴。

年輕時的朱曉玫

才十一二歲的年紀,

她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

在校成績一直優異。

然而1966年開始的那段歲月,

她去了河北張家口勞動鍛鍊,

一待便是五年,

塞外天寒地凍的天氣,

取暖都是天方夜譚。

然而她並沒有憤世嫉俗,

反而憑着熱情找到一架鋼琴,

手抄曲譜,偷偷在農民家中練琴。

她的同學黃安倫回憶道:

“當時她搞到的鋼琴是缺了琴絃的,

她竟然用鋼絲代替。”

艱難歲月裏,朱曉玫的琴技絲毫沒有荒廢,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恢復高考後,由於已經超過報考大學的年齡線,她只好進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研修班提升自己。

1979年,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訪華,朱曉玫一下子看清了中國和世界在音樂教育上的差距。

老師毫不客氣的一番言論,給這個熱情投奔鋼琴世界的年輕人當頭一棒:“你有很好的技術,但音樂完全不對。”

深受刺激的她,當即決定到美國闖闖,這一闖就是6年,她每天刻苦學習、練琴,靠打工來養活自己。

6年後,當她輾轉去往巴黎,再彈一曲給巴黎音樂學院的名師聽,這次老師的反應卻截然不同:“對不起,我教不了你,你已經很好了。”

這位名師教授深深被她的音樂感動,給她提供非常便宜的女僕房供其安身,還爲她找了7處可以練琴的地方。

住所和鋼琴解決了,幾乎就解決了朱曉玫需要的一切,自此之後,她每天的生活純粹、單一:打工,練琴。

偶爾一次的巴黎家庭音樂會上,她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聽衆裏的一個老太太聽後感動不已,說什麼也要把自己在塞納河邊的公寓,以極低的租金租給她。

就這樣,每天等鄰居們都上班後,她就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家裏練琴。

可誰知爲數不多的出門,碰到鄰居,鄰居竟然問她:“昨天你彈的是不是斯卡拉蒂的那個奏鳴曲?”

朱曉玫聽後馬上不好意思地道歉:對不起,還是打擾到你們了···

鄰居連連擺手:不不不,不是這個意思,一點都沒有打擾,我反而很享受你的演奏。

1994年,巴黎城市劇院邀請朱曉玫開獨奏演唱會,這是她第一次在巴黎演奏。

在巴黎,這對一個演奏巴赫的中國人來講,是超乎想象的。

令朱曉玫更意想不到的是,平日裏“偷聽”的鄰居們,私下裏買了60多張票支持自己。

從第一場音樂會開始,

朱曉玫迅速火了,

她甚至成爲一種現象:朱曉玫現象。

此後場場觀衆爆滿,

各種褒譽撲面而來。

播放/span>

“她的巴赫簡單而純淨,如孩子般天真。”

“朱女士《哥德堡變奏曲》的演奏,可以與古爾德59和55年的錄音媲美,我覺得它比任何其他的錄音都更耐聽。”——佈雷德利•雷曼

“你一定要去聽朱曉玫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她演奏的就像作品寫的一樣純淨無邪。”——《費加羅報》

“她的演出是冷靜和嚴謹的,這就是天才。”——《觀點週刊》

“她六十多歲,從來沒有華麗的演出服,爲了練琴歷盡艱辛,爲了練琴用她優雅的手指給別人做繁重的家務...但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演奏的巴赫,堪稱天籟!她是朱曉玫,真正的鋼琴大師!”——作者宋鴻兵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誇讚,

朱曉玫卻有些慌了:

“我不知道爲什麼有這麼多人來聽,

我很怕把我吹得太好,捧得太高了,

那樣讓大家上當受騙,

所以,我不要那麼多音樂會,

寧願把時間用在練琴上。

2014年,爲了給媽媽還願的朱曉玫第一次回上海開音樂會,她穿的中式長衫已經跟了自己20多年,右肩還磨了個洞。

“別人看我,覺得像苦行僧般,我自己覺得卻很快樂。以琴爲伴,生活簡單,對鋼琴,我永遠不會厭倦,離開鋼琴,我基本就是個廢人。”

香舍麗榭音樂廳,

每年都請她去演奏,

朱曉玫常常推脫不去,

她是完美主義者,

擔心自己年齡大了,

彈得不夠完美。

而且朱曉玫坦言:

演奏是自己的,

如果想迎合聽衆的口味,

想着賣更多的票,

演奏勢必會受影響。

/p>這樣的想法,跟“漫威之父”斯坦·李的想法如出一轍

我寧願沉下心來,

學習、練琴。

對於別人誇她爲天才,

朱曉玫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你是不是把精力全都用在了

自己所做的事情上,

決定了你能不能成爲天才。

談及未來,

朱曉玫希望哪天彈不動了,

可以去教學生,

把自己多年的學琴體會,

走的彎路,都告訴他們。

用一生的時間,

專注於一件事、一首曲,

不被浮躁的環境所裹挾,

本身已難能可貴。

心無旁騖、精雕細琢

日復一日如工匠般對待作品,

非凡君想說:

朱曉玫,中國真正的鋼琴大師,

你當之無愧!

br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word-wrap: break-word;"/>

責任編輯/張三   校對審稿/阿風8000

本文授權轉藝非凡,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廈門網、知中ZHICHINA

部分資料參考:南都、騰訊文化

高磊《朱曉玫:我的那些故事,越少談越好》

作者:非凡君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section>

/p>聲明:“年輕人”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致電0731-84471610,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也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按國家相關規定支付稿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