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去過摩洛哥,那裏的小孩都特別喜歡足球……”,讓著名足球評論員徐陽在世界盃期間成了網紅。不僅他因爲在解說中多次提及摩洛哥而被網友們戲稱爲“徐至摩”,更讓很多人對摩洛哥這個神祕的國度多了很多遐想。沒想到,這個本來對我來說遙不可及的國度,竟然這麼快就能讓我親身到達和感受。2018年11月,新車評網受邀參加日產LCV車型的全球試駕活動——GO ANYWHERE,地點就在摩洛哥的Er-Rachida。

首先要說一下這次試駕活動的緣由。LCV,是輕型商用車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在日產,LCV主要包括了非承載式SUV、皮卡、廂式車、輕卡、大巴等車型。在日產體系內,LCV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我們中國的消費者比較熟悉的日產LCV車型,包括途達、途樂、NV200、納瓦拉等等。以前曾經進入過中國的日產碧蓮中巴,也屬於LCV的範疇。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LCV不算是市場上的主流啊,怎麼這種全球試駕活動還會邀請中國媒體去參加?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那你就太小看中國市場了。在目前日產LCV的全球銷量中,中國和美國合計起來是佔了一半的,也就是說,中國是日產LCV車型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且,相對於美國、歐洲這樣穩定的市場,中國市場是在持續高速增長的。所以這次日產LCV車型的摩洛哥試駕活動,參與的中國媒體也幾乎是人數最多的,這充分顯示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好了,接下來要說說,這次試駕活動爲什麼要選在摩洛哥這個地方。第一個原因,這次活動主要的組織方是日產LCV的西班牙分部,我們的試駕教練、保障團隊,大部分都是從西班牙來、說西班牙語的。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要選擇一個有豐富的off-road路況、又離歐洲不太遠的地方,北非就是最合適的。而摩洛哥的Er-Rachida這個地方,是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必經之地,並且每年都有大量車廠在這裏做新車測試,對試越野車來說非常合適。再加上摩洛哥政局穩定、服務保障設施完善,所以就是一個最理想的地方了。

這次我們在三天的時間裏,試駕了包括途達、納瓦拉、途樂、泰坦等四款車型,豐富多樣的試駕路線再加上開放的教練團隊,讓我們的試駕非常的深入和盡興,感受也特別多。爲了更全面精準地把這些感受分享給大家,我思考了一下,還是把四個車型分開,給大家講講每款車的試駕感受吧。

途樂是中國消費者比較熟悉的車型了,和豐田蘭德酷路澤一樣,途樂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可靠的硬派越野車之一,它也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指定用車。近些年,因爲咖啡法規,國行版本的途樂在國內已經比較少銷售了。但因爲途樂的中東版性價比極高,近期它也成爲平行進口車市場上最熱門的車型之一。

不過即使是國內見到的平行進口版本,也多是V6版本的。而我們這次試駕的途樂,由日產LCV的中東分佈提供,是強大的V8版本,所以這個體驗機會也是很難得的。

這一代途樂Y62推出至今已經8年時間了,雖然外觀至今看仍然顯得非常有氣勢,但一直沒有大改的內飾看上去真的已經有點過時了,無論是豪華感、人機工學設計還是裝備,都和新推出的越野車有明顯差距。這臺車大家也很熟悉了,我們不過多介紹車廂,直接講駕駛感受吧。

說到駕駛感受,先說結論:這次試駕活動裏,途樂還是大家最喜歡的車,因爲它坐得最舒服、開得也最爽。它的5.6L V8發動機力大無窮,在一般公路上駕駛或者走普通的爛路時,你會感覺基本用不上這臺發動機一半的動力,只有在沙漠裏衝坡時,你纔有機會油門全開。而只要你路線和駕駛方法沒問題,它的V8發動機會輕輕鬆鬆地帶你衝上一座座高峯,毫無喫力之感。

而我們在上次試駕普拉多的時候說過,一臺調校得好的硬派越野車,其實在駕駛過程中並不會讓你覺得“硬”,相反是會在各種路況下都很舒服。途樂也屬於這種車,無論是在公路、搓板爛路還是碎石路面,它的懸掛都能保證車輪隨時接地,並且過濾掉各種路面雜訊,保證乘坐的舒適性。強大的四驅系統和分量得當的轉向,在高速走非鋪裝路時,既有一流的穩定感,又兼顧了靈巧感,讓途樂成爲一臺越開越小、越開越好玩的車。

在我們這次試駕的過程中,還有一臺官方改裝特別版的ARMADA MOUNTAIN PATROL給我們做攝影車和保障車(ARMADA是某些市場上途樂的名字)。這車在某個休息營地遇到了一隊葡萄牙來的越野愛好者,其中一臺改裝Y61的車主看到那臺車,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很興奮地過來和我們交談。而在撒哈拉沙漠試駕時,當地一位開普拉多的車主也跑過來給我們豎大拇指,說“日產途樂是很棒的車,動力很強很強……”。

所以在越野玩家的心目中,途樂因爲其強大均衡的性能,地位一直都非常高。我覺得目前平行進口的V6版本,雖然動力比V8版弱一些,但40多萬的價格入手真的是超值的——這種車,不是什麼品牌都能造得出來的;而這麼好的越野車,世界上也就只有少數的那麼幾臺而已。

泰坦是一臺標準的美國式皮卡,直接對標的就是福特的F150。這臺車的研發、設計、製造都是在美國進行的,所以風格也是完全的美式,沒有日本味或歐洲味。這臺車只在北美銷售,在國內的平行進口車市場上也非常罕見,可以說這次試駕之後,下次再遇到可能就要去到美國本土纔有機會了。

這個霸氣的外觀,就是標準的美國車的樣子。泰坦在美國有兩種動力:5.0L柴油和5.6L汽油,我們這次試駕的是汽油版本,車也是從田納西工廠那邊直接運過來的。

泰坦的車廂也是美國式的大大咧咧的感覺,儲物格和杯座又大又多。排擋杆採用美國車很喜歡的懷擋。

懷擋上有加減擋功能,另外頂端的按鍵是進入拖曳模式。這種皮卡,在美國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拿來拖曳各種東西。

後座的座墊可以直接摺疊。座椅下方還有隱藏式的儲物格,可以存放槍支彈藥等物品,並且可以上鎖,防止兒童觸碰——這種設計,在美國也是很有針對性的。

原本以爲泰坦的駕駛性能風格會和途樂很像,但在開過之後,才發現兩臺車大有不同。首先出乎意料的,泰坦好像比途樂還要安靜一些,那臺本來聲響就不大的發動機,其運轉聲在泰坦裏幾乎是聽不到的。但是,泰坦的動力系統調校明顯是更偏向於拖曳的,你會感覺到其在動力的前段要更飽滿一些,但在動力的後段,就沒有途樂那麼長氣。

泰坦無論是在公路上還是在越野路面,底盤的舒適性都沒有途樂好。在公路上高速過彎時,信心也明顯沒有途樂足。這臺車憑藉着很好的通過性能和超強的發動機動力,在沙丘路面的實力也很強大,但它的轉向設計,卻是比較偏向公路的,它的方向盤虛位比途樂要小,所以在越野時會傳上來很多的雜訊,也就是說每個坑洞都會帶來方向盤的自我轉動,這在非鋪裝路面上其實並非好事。所以,泰坦在這次試駕的車隊裏更像一頭蠻牛:力大無窮,但你要駕馭好它,並不太容易。

最後我們的結論就是:泰坦是一臺很標準的美國式皮卡。美國的大直路,是它最佳的展現舞臺。在美國,如果你有較多拖曳、裝貨的需求,你就買泰坦。如果不是有這些需求的話,其實買途樂會更好一些。這個結論,我想應該適用於福特、豐田等等廠家的類似產品。

納瓦拉有在國內的鄭州日產生產,大家也不會陌生,在各種企業機關的工作車車隊裏,納瓦拉所佔的比例是很高的。可以說在國內這個級別的皮卡里,納瓦拉幾乎是在做獨門生意,除了五十鈴的D-MAX會搶走它一點點的市場之外,它幾乎是毫無對手。

而在全球範圍內,納瓦拉也是日產LCV的銷售主力擔當。我們前面講過,北美皮卡市場,日產的主力產品是泰坦;而在北美以外的國家,就都靠納瓦拉了。這臺車除了在中國生產以外,還在泰國、墨西哥、阿根廷、西班牙的日產工廠中生產。我們這次試駕的這批車,就是西班牙生產的歐洲版車型。

這次我們試駕的納瓦拉,更加特別的是,它是一個官方改裝的特別版本,叫納瓦拉AT32。這個車型的輪胎、懸掛系統全部經過了升級,並且標配了後差速鎖(還可以選裝前差速鎖),具備了更強的越野能力。當然了,它的售價比普通版本也貴了很多:普通版本的納瓦拉售價不到2萬歐元,而這臺納瓦拉AT32要價6萬歐元。日產最早應該就是想造這個車出來玩玩票,所以就定了個幾百臺的限額,但沒想到後來這個車很受市場歡迎,他們現在就沒想着要限量了,訂單來多少就造多少。

和我們國內常見的汽油納瓦拉不同,海外版的納瓦拉,柴油發動機是主力。這次試駕的車型配備2.3L柴油發動機,這臺發動機的運轉異乎尋常的細膩,坐在車內,幾乎能讓你很難斷言它是汽油機還是柴油機,因爲它很安靜和平順。在我們這次試駕的路況中,柴油發動機的動力優勢也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在沙漠賽段試駕時,柴油發動機可以提供更強大的扭矩,讓納瓦拉攀爬變得更輕鬆。至於越野能力,除了動力方面的劣勢之外,納瓦拉幾乎和泰坦這個老大哥沒有差別,因爲它的通過性能同樣很好、四驅系統也非常高效。

但在第一天試駕之後,我就覺得,納瓦拉比泰坦更好開,兩臺車給我選,我會優先選納瓦拉來開。原因主要有幾個:一,泰坦的體型,在摩洛哥的公路上顯得過分龐大,每次進入市集,或者在公路上會車,泰坦都會讓人比較緊張,納瓦拉就得心應手多了。二,納瓦拉的轉向更偏向傳統越野車,虛位偏大,這在越野路段是一個優勢。三,泰坦在公路上高速過彎時會讓人信心不足,納瓦拉的懸掛支撐更好(當然有可能是AT32版本強化懸掛之後的結果),給人信心很強,幾乎都已經不像一臺卡車的感覺了。

最後的結論是,在國內,如果你的工作或生活不是那種經常需要拖曳大物品的,又或者你對動力的需求不那麼極致,那麼買臺納瓦拉來用,比去買臺平行進口的美式大皮卡要更好用一些。那些美式大皮卡,確實就是針對北美路況來設計的。在國內除了裝X屬性之外,其實並沒有多大作用。

日產LCV要體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光請中國媒體參加全球試駕活動是不夠的,還要拿出更多的誠意來,途達就是這種誠意的一個很好的體現。這臺日產LCV的重要戰略車型,首發地就選在了中國,然後才輪到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在這次試駕的這四臺車裏,途達肯定也是中國普通消費者最爲關心的車型,所以這臺車我就多花一些篇幅來說一下。

這次我們試駕的途達是泰國產的東南亞版本,搭載2.5L柴油發動機。其實我們在之前試駕國產途達的時候也說過,國內的2.5L汽油機在動力上,還是差了一點點,但國內環保法規,又直接阻礙了柴油版車型的進入,非常的遺憾。

除了動力系統,這臺東南亞版途達還和國產版有一些配置上的差異處。首先,這臺車是7座版本的,這點不奇怪,之前試國產版時我們就說過,這個車本來就是按7座來設計的。這回我也坐了途達的第三排,由於地臺高座椅低,空間也小,確實是很不舒服的,比較適合坐小孩或成年人臨時應急用一下。

但途達因爲尺寸夠大,所以在7座狀態下,其實尾廂空間還算是很可以的了。

7座途達有個很好的功能,就是中排座椅的一鍵翻折功能。在排擋杆後方的這兩個控制鍵,可以讓中排座椅翻折起來,方便後排乘客上下車,以及拓展尾廂空間。

這臺東南亞版途達,顯然也考慮到了當地消費者的配置偏好。例如這臺車有後座電視,但沒有天窗;有流媒體後視鏡,但座椅又明顯沒有中國版舒服。

途達在國內取這個中文名,其實是有點想走“途樂的弟弟”這條路線的。這次試駕之後,我覺得日產在國內可以放心地以這個方向進行宣傳。因爲這次我們走的各種非鋪裝路,包括沙丘路況,途樂能幹的,途達也可以乾得很好。它就是動力和舒適性達不到途樂的高度,但駕駛起來之後,風格和途樂非常像。

例如途達的轉向,就是和途樂一樣的標準硬派越野車設定,很輕,虛位較大。但在極限路況時,這個轉向是穩紮得讓你很有信心的;懸掛因爲也是硬派越野車的設定,行程很長,所以在一些落差大的路面上,車輪是能儘量保持接觸地面、提供附着力的;整車配重平衡、懸掛軟硬度適中,剎車點頭狀況很小,公路操控也有紮實感。途達相比於納瓦拉,就像途樂相比於泰坦一樣,如果你不是要求有開放式的貨廂或需要拖曳物品,那麼買途達是絕對比買納瓦拉好的。兩個車雖然是親戚關係,但在很多設定上以及用途上,都不一樣。

動力方面,2.5L的柴油機沒有讓人失望。因爲扭矩很大,所以在日常的駕駛過程中,變速箱的換擋動作沒有汽油版那麼多,倒反更平順。雖然噪音比汽油版大一些,但我覺得完全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在越野時,大扭矩加上低速四驅,爬坡也是相對輕鬆的。毫無疑問,途達和納瓦拉一樣,非常適合配柴油發動機。但是前面也說了,由於國內現在的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日產引入柴油版的途達和納瓦拉會增加非常多成本,而且國內很多人對柴油車的接受度也要差一些,所以,我們至少短期內是等不到中規版的柴油途達了。

從我們試駕的東南亞版,再回到國內的途達上來。對於這臺車,我們之前在國內首試的時候已經說得比較透徹了:從玩越野的角度上來說,一般人沒有必要,也沒有預算去買普拉多甚至途樂那個級別的越野車。途達以很合理的價格,提供了純正的越野設計和越野裝備,並且還提供了日產成熟的越野車調校,這樣的車,在國內也是幾乎沒有對手的。希望這臺車,能夠把國內的越野車和越野文化的熱度再帶起來吧。

其實在這次試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日產LCV把中國作爲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覺得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給了他們很多機遇。但同時,其實他們這些年在中國取得的成績,也和他們自己的努力、誠意是分不開的。在這個世界上,有能力做這麼多品類LCV的車廠,並不止日產一個,但在中國已經投放了這麼多產品的廠家,目前卻只有日產一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產是在喫這個市場的獨食,現在他們獲得回報,是應該的。但開放的中國市場,其實歡迎更多車廠進來參與競爭,包括我們的自主品牌。這樣,我們的消費者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產品。

最後的最後,我不是曾子墨,但也是曾至摩了。摩洛哥這個國家的風景確實非常壯麗,人民也非常友好。如果你已經看膩了那些歐美日的經典、討厭在廠家出國遊時人擠人,不如也考慮一下來這裏感受一下不同的人文和風情。記得,這裏還是免籤的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