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华北、东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蛋鸡甚至种鸡开产后因输卵管问题导致没有产蛋高峰现象有增加趋势。鸡群约160~170日龄左右,产蛋率停止在60%~85%范围内的某个点后,再也没有上升迹象。解剖不产蛋鸡只,主要表现输卵管前段或中段管壁变薄、管腔内积有多量清亮液体、中段变细充血;或输卵管整体发育不良或没有发育。其它实质器官包括卵巢均无异常变化。

从输卵管病理变化不难看出:鸡群有早期感染和后期感染两种情况。从同一青年鸡场卖出的同日龄青年鸡在不同地区出现相同病变、相同产蛋情况等分析,输卵管发育不良主要为早期感染所致;而输卵管已经发育,但出现了前段或中段管壁菲薄、官腔积液、中段萎缩等情况分析,主要是后期感染所致。从出现问题青年鸡场和未出现问题青年鸡场的免疫程序分析,发生输卵管问题导致无产蛋高峰现象主要与疫苗选择和疫苗使用即免疫程序出现了漏洞加之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相关。

笔者根据近年现场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假母鸡”防控中以下有几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1、不可忽视传支优势流行毒株(如QX株)或具有交叉保护作用毒株的选择使用,这是疫苗防控的前提。

2、不可忽视防控早期感染,孵化场1龄喷雾或进雏后第一时间点眼是疫苗防控的基础。

3、不可忽视加强免疫的作用,7-10日龄加强免疫是非常必要的,有些鸡场认为只要1日龄做过相应疫苗免疫就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和后期免疫的缺失,鸡群抵抗力低下同样会导致鸡群输卵管问题发生。

4、不可忽视交叉免疫的效果,传支血清型较多、基因型复杂多变。在新支活疫苗三免、四免时要选择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传支疫苗株进行免疫,力求提高保护效果。

5、不可忽视联合免疫的效果。业界专家的共识:单一的传支灭活疫苗攻毒保护效果差,但是经过传支活疫苗免疫的鸡群免疫灭活疫苗会起到提高免疫效果的作用。建议配合使用新支流、新支流法等灭活疫苗,以提高传支防控效果。

6、不可忽视传支的后期防控。输卵管后期感染导致的鸡群没有产蛋高峰问题、有产蛋高峰的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问题、产蛋鸡群出现疫苗副反应问题,笔者认为种种现象在挑战传支年龄抵抗力的理论。

7、不可忽视生物安全的作用。在疫苗选择使用的各种误区中,生物安措施全视乎成了“假母鸡”防控的补救措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