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某個機緣上了大位,他卻以爲自己是神

托克維爾說,“他的知識結構、文化水平、政治判斷力和價值選擇,停留在青少年時期的某一個階段。然後不管他活多久,也不管世界上發生多少變化,他都表現爲某一時刻的殭屍。

是的,殭屍。托克維爾這段話是評價著名的法國昏君查理十世。67歲才登上皇帝大位的查理十世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時被人民羣衆折磨得夠嗆,一直難以釋懷。所以對風雲變幻下社會形勢的鉅變和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無法理解,又極爲抗拒,是個極端守舊保守主義者。

查理十世相信君權神授論,認爲君主應擁有絕對權力。曾言寧伐木爲生,亦不屑成爲英式立憲君主。他即位後,在大權獨攬的過程中,推行一系列恢復絕對君權的政策,逐步形成了一個極端保守的、主張恢復革命前階級特權的政治集團,先修改出版法,限制新聞出版自由;再解散新選出的議會;最後修改選舉制度。處處倒行逆施,導致民怨沸騰,十分不得人心。最終引發工人和自由資產者的大起義,即著名的巴黎七月革命。

結果他僅僅在皇位上呆了6年,就在革命的風暴中被推翻,被迫遜位。當時年僅25歲,寫出了不朽著作《論美國民主》的托克維爾,一眼就看穿了查理十世的悲劇根源。他寫道:

“如果某個機緣,讓他上了大位,他一定會從他智力、知識發展過程中停止的那個時刻,尋找資源,構造他的政治理念、價值選擇和治國方略。這種人的性格一般都執拗、偏執,並且愚蠢地自信,而且愚而自用,以爲他捍衛了某種價值,能開闢國家民族發展的新方向。其實,他們往往穿着古代的戲裝,卻在現代社會舞臺上表演,像墳墓中的幽靈突然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人都知道他是幽靈,他卻以爲自己是真神。但是,他選擇的理念,推行的政策,無一不是發黴的舊貨。”

但這樣的故事,並非個別,又何曾停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