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夏喫花,冬喫根”指的是什麼呢?有道理嗎?

每個地方的俗語還是有些差別,正如題主的“夏喫花,冬喫根”,在我們這倒是沒這種說法,我們這說的是“春喫花,夏喫葉,秋喫果,冬喫根”,僅是一句百姓每個季節喫的東西不一樣的總結而已,如果從哪種喫法更健康的角度來看,“夏喫花,冬喫根”所指代的東西又不一樣了,就這兩句俗語,咱們一起來看看。

夏喫花,冬喫根

這裏的花指的多半是能清熱解毒,降火的“花”,像較爲常見的金銀花啥的,能很好的解決夏天“火熱”的身子,所以叫夏喫花。

而冬喫根呢?冬天自然是要取暖驅寒,這立冬蘿蔔燉羊肉,溫補溫補又一年,身體倍兒棒,這冬喫根,就是指喫的一些地底下的果實,而且還有驅寒效果的,例如蘿蔔、紅薯、山藥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春喫花,夏喫葉,秋喫果,冬喫根

這裏的花和根和題主的有何不同?這裏就是一總結性的老話,春天喫啥?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這裏的花也不是花卉,是指開花的蔬菜。

夏喫葉,那當然也不是樹葉,夏天能喫的,多半沒有花沒有果,那自然喫的是以葉子爲主的蔬菜了,到了秋天,果實成熟了,就是秋喫果,而冬天收穫的多半是泥土裏的瓜果,蘿蔔、紅薯、木薯等等了。

幾乎同樣的老話,卻有不同的意思,真是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