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竹子開花,趕快搬家”該怎麼理解,有哪些科學依據?

農村的老話和俗語,是農民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生活經驗總結,受限於古時候科學技術的落後,對很多的生活現象不能有很好的科學解釋,特別是一些百年難遇的事情,一旦遇上,配合着當年環境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會形成一些只適合當年的一些老話和俗語,像這句“竹子開花,趕快搬家”就是類似情況形成的,到現在,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這是因爲古時候,一旦遇上竹子開花,往往伴隨着荒年、乾旱等情況,對於勉強解決溫飽的古人來說,這些環境的變化,對生存是重大的考驗,如果不搬家,可能顆粒無收,來年餓死都是有可能的,唯有搬家,去到另外一個適合種植糧食,適合居住的地方纔可以躲過災難,加上竹子開完花就會死,而且難得一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竹子開花,趕快搬家”的說法。

這句老話到現在還適用嗎?當然不適用了,竹子開花,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它和麥子、玉米、高粱、花生一樣,都會在開完花後死亡,我們習慣後者,是因爲後者是一年生植物,司空見慣就不覺得奇怪,而竹子的壽命,幾十年到上百年不等。

竹子爲什麼會開花呢?什麼時候開呢?這其實是植物爲了傳承下去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在遇上乾旱,生長土壤的環境改變,不利於竹子生長的情況下,它就會選擇開花結果,以獲得種子,把生命延續下去。如果環境適宜,在壽命到之前,竹子也會選擇開花,這通常可能需要上百年。

所以,它並不是預測將有災難降臨,必須搬家,不用擔憂這個,它僅僅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有一點,這句老話能提醒竹子種植戶,要關注種植環境的改變對竹子的影響,一旦開花,就可能是成片的,會給種植戶帶來損失,所以預防爲主,保持竹子良好的生長環境尤爲重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