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街坊彬哥說他手上有兩塊像拇指那麼大的金錠,按現在的金價來算,應該值不少錢,如果是古董,說不定會價值連城。G4寶藏出發!

  

  彬哥在佛山西樵做窗簾生意,有一天,他的爸爸將他叫到了身邊,給了他兩塊“金塊”,一個像彌勒佛,一個就是元寶的造型。

  彬哥拿着兩塊“金”坐立不安,他上網查過,網上的意見參差不齊,有的說價值一百多萬元。但是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又不懂得鑑別,於是……彬哥就用小刀颳了一下“金塊”!

  刮……颳了一下?

  一不小心可能會少了幾千塊的啊!

  不過既然已經颳了,

  不知道彬哥有什麼發現呢?

  “金戒指刮下來的是軟的,但是它的質感相對比較硬,顏色有點金色,像是銅之類的顏色。”

  究竟彬哥有沒有一刀刮掉幾千塊

  我們馬上請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古錢幣收藏專委會主任陳炳鎖來看看!

  陳炳鎖:

  金元寶這個詞是在晚清民國時期纔開始有的,一般在中國歷史上,早期都是叫金錠,這種造型在古時候是沒有的,在晚清也就是光緒之後纔會有類似的形狀,尤其是民國。

  下面有兩個字,叫作“足金”,古時候的金一般都會叫“赤金”,而且真正的金錠,文字都是印在上面的,不會在下面的,從這個“金錠”的造型、文字還有落款來看,這不是真的金錠,而是仿品。

  小知識:

  以前的金錠文字之所以要印在上面 ,是因爲以前這些“錠”的底部都會呈蜂窩狀,不適合印文字。

  仿品?

  那就是工藝品?!

  雖然不是到代的東西

  但如果是真金

  在現在也會挺值錢的吧!

  陳炳鎖:

  這件東西起碼有二三十兩重,按照現在的金價來說,起碼要幾萬元。

  但是大家也能看見,這個摸多了會發黑的,金是一定不會發黑的。這個錢幣就是純金的,含金量大概是90%,會越磨越亮,而且顏色也是金光燦燦的。而彬哥這個就是銅做的,只能叫作現代工藝品了。

  而且做工非常粗糙,是用模具做出來的,這裏有一條線,就是“合模”的痕跡,如果是按銅的價格來算,可能也就是十幾二十元左右。

  正所謂“物輕情義重”,先輩傳下來的東西,不管值不值錢,還是心意最重要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